构建后疫情时代城市社区治理新格局在疫情防控中,城市社区发挥了重要作用。XX 省 XX 市把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治理作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立足县域实际,坚持问题导向,探索建立城市社区治理模式,推进党组织、业委会和物业企业融合发展、协同治理,全力构建区域统筹、条块结合、上下联动、开放共享的城市社区治理新格局。一、突出党建引领,推动“红色覆盖”XX 市以完善城市基层党组织建设路径为突破口,强化党组织在城市社区治理中的核心引领地位,通过织密到边到沿的组织网格,实现“红色覆盖”。在纵向上,构建“五级组织体系”。建立“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道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体系实行“五级负责制”,使党组织链条延伸至基层末梢。对入住率低、无党员或党员人数不足 3 人的老旧小区、平房区,根据实际情况,由街道党工委统筹规划,以“大区带小区”的模式,建立联合党支部,让党的工作覆盖到城市社区每个角落。目前,已成立小区党支部 134 个、联合党支部 3 个,党组织实现应建尽建,为以党建促发展、促民生、促治理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横向上,打造“小区治理共同体”。围绕放大红色效应、凝聚红色力量,建立以小区党支部为核心的“1+2+N”小区治理共同体。“1”即小区党支部,在小区治理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2”即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两个小区治理重要载体,由党支部居中统筹协调两者关系,并对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日常运行把关定向;“N”即吸收小区在职、退休、流动党员加入小区党支部,联合小区周边的“两新”组织、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共同搭建便捷议事平台,多方协同参与小区治理。二、激活内生动力,建强“红色业委会”针对城市社区治理缺乏有效抓手,小区居民对小区公共事务关心和参与程度较低等问题,XX 市通过建立党组织领导下的“红色业委会”,将广大居民有序组织、动员起来,激励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到小区治理中去,维护业主利益,化解矛盾纠纷,凝聚发展共识。党组织“操盘”。在党组织领导下推动实施业委会成立工作,对全市所有小区进行“拉网式”摸排。其中,112 个具备业委会成立条件的小区,按照《业主委员会选举办法》等有关规定,严格程序步骤,细化环节流程,业委会在 3 个月时间内全部应建尽建;对入住率低、大部分闲置且以平房区、散居、租赁为主,不具备业委会成立条件的小区,在小区党支部指导下,选出 3-5 名业主代表行使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