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肺解剖组织学.2肺解剖学一尖、一底、三面、三缘肺尖肺底肋面纵隔面膈面前缘心切迹后缘下缘斜裂水平裂肺叶左2右3.3肺解剖学.4肺解剖学支气管肺段简称肺段每个肺段支气管及其所属的肺组织称支气管肺段(肺段),右肺10段,左肺8段,各段间借结缔组织分开,有独立的血供。.5肺解剖学.6肺解剖学.7肺解剖学-淋巴结.8肺解剖学-淋巴结分组胸内淋巴结的分组:7个淋巴结区域分别为锁骨上区、上区、主动脉肺动脉区、隆突下区、下区、肺门区/叶间区及周围区。1、锁骨上区:包括下颈部、锁骨上和胸骨颈静脉切迹淋巴结(第1组淋巴结);2、上区:上纵隔区淋巴结,包括右上气管旁淋巴结(2R)、左上气管旁淋巴结(2L)、血管前淋巴结(3a)、气管后淋巴结(3p)、右下气管旁淋巴结(4R)及左下气管旁淋巴结(4L)共6组淋巴结;3、主动脉肺动脉区:AP区,包括主动脉弓下淋巴结(第5组淋巴结)和主动脉旁淋巴结(第6组淋巴结);4、隆突下区:第7组淋巴结(隆突下淋巴结);5、下区:包括第8组淋巴结(隆突以下食管旁淋巴结)和第9组淋巴结(肺韧带淋巴结);6、肺门区/叶间区:包括第10组淋巴结(肺门淋巴结)和第11组淋巴结(叶间淋巴结);7、周围区:包括第12组淋巴结(肺叶淋巴结)、第13组淋巴结(肺段淋巴结)及第14组淋巴结(亚段淋巴结);第10—14组淋巴结为N1淋巴结,根据左右分为10L、10R、11L、11R……第10组淋巴结群:从双侧主支气管开口第一个软骨环开始至其刚开始分杈为上下肺叶支气管的最后一个软骨环外的淋巴结。第11组淋巴结群:位于肺内各肺叶支气管之间的淋巴结,在右侧,上肺叶与中肺叶支气管之间为11s群;中肺叶与下肺叶支气管之间为11i群。第12组淋巴结群:位于肺叶支气管周围的淋巴结。第13组淋巴结群:位于肺段支气管周围的淋巴结。第14组淋巴结群:位于亚段支气管起远端周围的淋巴结。.9气管组织学.10气管组织学气管与主支气管管壁由内向外分3层:粘膜粘膜下层外膜.111.粘膜(1)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基膜厚;•5种细胞:纤毛细胞杯状细胞刷细胞小颗粒细胞基细胞气管组织学.12纤毛细胞杯状细胞刷细胞.13纤毛细胞数量:最多形态:柱状,纤毛功能:纤毛摆动,净化空气.14杯状细胞数量:较多形态:与肠道杯状细胞相同功能:分泌粘蛋白,粘液性屏障.15种类种类刷细胞刷细胞小颗粒细胞小颗粒细胞基细胞基细胞特点特点柱状、微绒柱状、微绒毛毛数量少,数量少,锥形锥形单个或成团单个或成团上皮深部上皮深部锥形锥形上皮深部上皮深部功能功能基部与感觉基部与感觉神经末梢形神经末梢形成突触,感成突触,感受刺激受刺激分泌颗粒分泌颗粒((5-5-羟色胺等)羟色胺等)调节呼吸道平滑肌调节呼吸道平滑肌收缩和腺体分泌收缩和腺体分泌干细胞干细胞刷细胞、小颗粒细胞、基细胞.16刷细胞、小颗粒细胞、基细胞基底细胞纤毛杯状细胞.17(2)固有层:CT中含较多弹性纤维,常见淋巴组织→SIgA(浆细胞与上皮细胞联合分泌)2.粘膜下层:无明显界限,疏松CT内有较多混合性腺(气管腺)→粘液,浆液3.外膜:•较厚,主要含16~20个“C”形透明软骨环,其间以弹性纤维构成的膜状韧带连接。•软骨环缺口处为气管膜性部,内有弹性纤维韧带、平滑肌束、气管腺气管组织学.181.肺为实质性脏器被膜(胸膜脏层浆膜)实质—肺内支气管的各级分支及其终末的大量肺泡间质—肺内结缔组织及血管、淋巴管、神经等肺组织学.19肺实质:导气部呼吸部.20叶支气管2级、段支气管3~4级、小支气管5~10级、细支气管11~13级、终末细支气管14~16级。管壁结构变化规律管壁变薄,3层分界不明显;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单层纤毛柱状杯状细胞渐减少→消失;腺体:减少→消失;软骨块:变小、减少→消失;平滑肌:相对增多→完整的环行平滑肌;粘膜皱襞:渐出现→细支气管明显(一)导气部.21(二)主支气管管壁特点管腔变小、管壁变薄、三层分界不清环状软骨不规则软骨片平滑肌增多.22.23小支气管.242.终末细支气管.25上皮:纤毛细胞克拉拉细胞(Claracell)含蛋白水解酶→分解粘液有较多的氧化酶系→解毒可分裂分化→纤毛细胞.26(二)呼吸部1.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