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筋膜室综合症2定义四肢的肌肉和神经都处于由筋膜形成的间隔区之中,这是一个闭合的空间,当其中的压力增加时,会影响血液循环及组织功能,最后导致肌肉坏死,神经麻痹,严重时可引起肾功能衰竭而死亡。3456•男性患者,47岁,工人。8月前被***近距离击伤左小腿,行左小腿筋膜间室切开手术,后出现窦道形成,现窦道已治愈,逐渐出现左小腿马蹄内翻足畸形,左足趾挛缩畸形。查体:左踝关节及左足趾运动功能丧失,现患者不能恢复行走,需拄拐。7Volkmann缺血性挛缩、胫前肌综合征、急性肌肉缺血性坏死等,均属于骨筋膜室综合征。8解剖特点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与肢体特定的解剖结构有直接关系。肢体由骨干和深筋膜组成封闭的坚韧筋膜室,内有肌肉、血管和神经通过。而前臂和小腿都是由双根骨、骨间膜、肌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组成筋膜室,结构更为坚韧,没有伸张余地,外伤易造成骨筋膜室压力增加使血管受压,造成肌肉、神经缺血坏死,导致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9病理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可由于骨筋膜室内压力的增加,或空间变小(肢体外部受压),或由于骨筋膜室内组织体积增大(肢体内部组织肿胀)所致。10•肢体外部受压的原因很多,如挤压伤、包扎过紧等。•肢体内部组织肿胀的原因也有多种,如血管损伤时出血造成的血肿,组织缺血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的肿胀,肌肉过度活动后发生的肿胀等。11组织压力升高能造成组织血液灌流不足,有三种见解•间隔区内压力上升,可能引起动脉痉挛。•组织内的压力上升,或小动脉内的压力下降到一定程度,血管壁内外压力差(小动脉压减去组织压)小于临界值,则小动脉发生关闭。•静脉压上升,使得动静脉的压力差变小,对组织的血流不利。12•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组织压较之动脉舒张压低10-30mmHg时,即已达到小动脉的临界闭合压力,小动脉内血液停止流动,导致组织缺血。•Ashtor的观察表明,当血压和血管张力均属正常的情况下,使组织内血液循环停止的组织压,在前臂为64mmHg,在小腿为55mmHg.13组织损害与缺血时间的关系•缺血后30分钟内,即可出现神经功能异常,完全缺血12-24小时后,则会出发生永久性功能丧失。•肌肉在缺血2-4小时即可出现明显的肌红蛋白尿,在循环恢复后3小时达最高峰,且可持续12小时,肌肉完全缺血12小时即足以产生挛缩。14•组织缺血也影响毛细血管内皮的通透性,缺血3小时再恢复血运后,可因此而发生肿胀,能达到原来体积的30-60%。•在出现骨筋膜综合征并持续12小时以上,肯定会导致肢体功能障碍,如肌肉挛缩,感觉异常,运动无力等。15临床表现•发展较快,一般在伤后24小时内发生。•早期临床表现以局部为主。只在肌肉缺血较久,已发生广泛坏死时,才出现全身症状,如体温升高、脉率增快、血压下降,白细胞计数增多,血沉加快,尿中出现肌球蛋白等。165“P”•由疼痛(pain)转为无痛。•苍白(pallor)或发绀、大理石花纹等。•感觉异常(paresthesia)。•麻痹(paralysis)。•无脉(pulselessness)。17注意:•5P症不是诊断骨筋膜室综合症的标准,因为一旦出现5P征,功能障碍的遗留将不可避免。18•现在筋膜室综合征的表现应该是:1、无法解释的剧烈疼痛。2、肢体肿胀,软组织张力高。3、被动屈伸远端关节引起相应肌肉的疼痛。出现筋膜室综合征表现先肢体抬高、脱水、利尿,甘露醇作用显著有效,观察半小时,有效则继续给药,若无效可以筋膜室切开手术。自始至终都应该注意肾脏功能的变化,19诊断-贵在“早”•病因、病史•肌肉主动活动障碍•张力高、明显压痛•被动牵拉痛•感觉障碍20诊断要点•外伤后肢体肿胀严重,剧烈疼痛甚至转为无痛。•被动牵拉试验(于肢体末端被动牵拉,如前臂掌侧筋膜间隙综合征时,被动牵拉伸直手指,则引起屈指肌的严重疼痛)阳性。•血管搏动减弱或消失。•测压时骨筋膜室内压明显增高。21诊断存在问题•组织肿胀和肌肉缺血可以产生疼痛,但受伤肢体的骨折也可发生剧痛,容易掩盖骨筋室综合征的疼痛。•当组织内压力升高到一定程度时,使小动脉关闭,但不足以影响肢体主要动脉的血流,肢体远端的动脉仍可能触到搏动,毛细血管的充盈也可能存在,易被误认为肢体血运未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