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届高三地理二轮微专题突破训练:沙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福建平潭岛罕见地貌:岛屿东北部的沙地底村北部分布着一座巨大沙丘,沙丘与村庄近在咫尺,但几百年来沙丘却从不移动,形成“沙不袭村,村不毁沙,人沙和平共处”的地理奇观。沙丘上长有稀疏植被,覆盖一些黑色碎石。岛上常年盛行东北风,风力6-7 级。据此完成 1~3 题。1. 该沙丘的沙源最可能来自A. 河流沉积出露河床B. 岛屿东北部海滨的沙滩C. 就地岩石风化D. 台湾岛上风力搬运而来2. 形成该沙丘的直接原因最可能是A. 海水涨潮、落潮,海水堆积B. 流水搬运、堆积作用C. 君山冰川堆积作用D. 君山阻挡、削减风力,风力堆积3. 沙丘不移动的主要原因是A. 沙丘位于当地山地的背风地带B. 沙丘上黑色碎石多,固沙作用明显C. 植被根系发达,固沙作用明显D. 地形和河流改变沙粒运动方向【答案】1.B2.D3.D【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区域特殊地貌沙丘特征及成因。1.河流入海,泥沙沉积,如果此沙丘是河流沉积出露河床形成的也应该位于入海口附近;由景观图和材料中提及此处是巨大沙丘,该沙丘地势较高,不可能是河流搬运,A 错误。该地区气候湿润,如果是岩石就地风化,经长时间生物作用应形成土壤而不是沙丘;沙丘上覆盖的黑色碎石风化也应形成黑沙,但景观图中却是黄沙为主,C 错误;台湾岛植被覆盖率较高,风沙天气少,且距福建平潭岛遥远,风力搬运到此地的泥沙有限,D 错误。2.海水堆积应位于海岸线附近,与图示沙丘位置不符,A 错误;此处的沙丘主要是风力堆积而成,不是流水搬运堆积形成的,B 错误;该地地处福建沿海,海拔低,气温高,不可能有冰川作用,C 错误;由上题分析可知该沙丘的形成主要是受该地区盛行的东北风搬运海滨沙滩的泥沙遇到君山阻挡,气流抬升风力减1弱,最终泥沙原地下沉,风力堆积而形成。3.结合此地盛行北风和沙丘的位置,沙丘位于当地君山的迎风地带,A 错;碎石起到的防风固沙的作用较小,B 错误;沙丘上的植被根系发达,能起到固沙作用,但是沙丘上植被稀疏,固沙作用较小,C 错误。沙丘干旱地区的一种微地貌类型。下图为沙丘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4~5 题。4. 关于沙丘形成原因,正确的是A.泥沙在缓坡一侧被搬运,在陡坡一侧沉积B.泥沙在陡坡一侧被搬运,在缓坡一侧沉积C.泥沙在缓坡、陡坡均为搬运作用D.泥沙在缓坡、陡坡均为沉积作用5. 下列关于该地沙丘特征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