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视觉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未来市场空间较大(附报告目录)1、机器视觉产业链结构分析机器视觉的产业链的上游主要为 LED、CCD、CMOS、光学材料、电子元器件、五金结构件等原材料。由于机器视觉是由多个部件组成,每个部件的原材料均有不同,因此,产业链上游涉及的行业范围较为宽广。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1-2026 年机器视觉产业链全景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机器视觉产业链的下游主要为运用机器视觉技术的设备制造行业和终端用户,所涉范围十分广泛,如汽车、医药、化学、电子、半导体、印刷、食品饮料、物流、烟草、医疗、电池等等,几乎包括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机器视觉产业链结构图资料来源:普华有策2、机器视觉是智能制造装备的关键零部件智能制造装备,即具有感知、分析、推理、决策、控制功能的制造装备,它是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集成和深度融合。机器视觉作为机器的“眼睛”和视觉“大脑”,属于智能装备感知、分析部分的关键零部件。制造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但我国在制造业领域面临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发达国家通过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不断强化中高端制造领域的领先优势;发展中国家积极吸引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在中低端领域承接产业和资本转移,对我国产生竞争压力。在此情形下,我国制造业传统优势逐步减弱。智能制造装备的主要特征体现了制造业生产的智能化,意味着从本质上提高生产效率,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因此,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支持智能制造装备快速发展。2018 年我国智能制造装备市场规模超 1.5 万亿元,预计2020 年将达到 2 万亿元,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和市场保持了快速增长。但智能制造设备中的关键基础零部件,依然是我国制造业的“软肋”。实现制造强国战略,必须加强包括机器视觉核心软硬件产品在内的本土关键基础零部件的技术、产品和市场能力。3、机器视觉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机器视觉在全球的发展历史不过半个多世纪。在我国,机器视觉的发展历程更为短暂和飞速。我国机器视觉行业启蒙于 20 世纪 90 年代,整个国内机器视觉行业从代理国外机器视觉产品开始。进入 21 世纪后,少数本土机器视觉企业才逐渐开启自主研发之路。本世纪 10 年代左右,伴随我国经济的发展、工业水平的进步,特别是 3C 电子行业自动化的普及和深入,本土的机器视觉行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机遇,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根据中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