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学 案 例 设 计设计教师年级课题名称七年级科目授课时间数学40 分钟8.3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以课堂互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探索1、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本校七年级的学生,是农村中学的一个中一、学生分析等层次的班级,基础中等,对学习数学有一定的兴趣。2、学生对于理解难度不是很大的数学问题有较强的探究意识,对来源于身边的数学问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3、在这节课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用方程组表示问题中的条件及解方程组的相关知识,而且探究了用方程组解决具有现实意义的实际问题,并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愿望。1、本节是第八章的“8.3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2、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探究如何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设未知二、教材分析数、列方程组并解方程组、检验结果的合理性的能力,同时这些问题要比以前的问题更接近现实,因此分析、解决的难度也要大一些.对于这些问题不能像对待前面的例题一样,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先独立探究,再进行合作交流.3、教学重点:能够根据题意找出相等关系,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或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4、准确找到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解释结果的合理性.11、知识目标:使学生能够探索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利用方程或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目标1、这一节共安排了一个实际问题,它不仅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四、教学策略重要的策略,而且为数学交流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理论上的科学依据,同时也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进行探索、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2、教学用具:小黑板(抄出探究 1)3、课型:新授2、能力目标: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进一步使用代数中的方程来反映现实世界的等量关系,体会代数方法的优越性3、情感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化实际问题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严谨慎密的科学习惯,继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4、解决问题: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问题,寻找其中的相等关系,最终转化为数学问题求解2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引起探索渴望.探究 1:养牛场原有 30 只大牛和 15 只小牛,1 天约需用饲料 675 kg;一周后又购进 12 只大牛和 5 只小牛,这时 1 天约需要饲料 940kg.饲养员李大叔估计平均每只大牛 1 天约需要饲料 18~20kg,每只小牛 1 天约需要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