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QCT491999汽车前轴刚度试验方法

QCT491999汽车前轴刚度试验方法_第1页
1/12
QCT491999汽车前轴刚度试验方法_第2页
2/12
QCT491999汽车前轴刚度试验方法_第3页
3/12
QC T 494-1999 汽车前轴 刚度试验方法QC/T 494—1999汽车前轴刚度试验方法代替 JB 4230—86本标准适用于公路及城市道路用汽车的整体式、非驱动前轴的刚度试验。1术语定义1.1前轴:指在前轴本体上装有转向节、主销、轮毂、横拉杆等外部部件的前轴,如图 2。1.2试验载荷:试验时,汽车前轴承受的载荷,以 P 表示。1.3基准载荷:满载状态下的汽车前轴轮胎反力或许用轴荷,以 W 表示。1.4载荷倍数:试验载荷(P)除以基准载荷(W)所得的值,以 n 表示。2试验项目2.1垂直方向载荷试验承受图 1 所示 Z 载荷时的汽车前轴刚度试验。2.2纵向载荷试验承受图 1 所示 X1(制动载荷)或 X2(和路台碰撞时的载荷)载荷的汽车前轴刚度试验。2.3横向载荷试验承受图 1 所示 Y1或 Y2载荷的汽车前轴刚度试验。3试伴如图 2 所示,以装上转向节,主销的前轴为主体,并装上转向节臂、横拉杆、轮毂等零部件。4试验方法4.1垂直载荷试验4.1.1前轴的支承方法4.1.1.1前轴支承如图 3,通过相当干轮胎的夹具 A 和相当于底盘弹簧的夹具 B、B',分别支承在轮距处及弹簧座上。4.1.1.2支承部只承受垂直方向载荷,前轴绕纵向水平轴转动的约束,在C 处(滚柱)、B 处(铰链)是自由的,支承应尽可能和汽车实际状态相近。4.1.2试验载荷及承载点4.1.2.1垂直方向载荷试验,载荷倍数 n=2.5~5.5。4.1.3试验步骤4.1.3.1加 n=0.1 的予加载荷,以此状态作为测量基准(零点)。4.1.3.2n=0.2~0.5 的间隔加试验载荷;减载时,象加载那样减到予加载荷。4.1.3.3用 0.01mm 为单位测量前轴的变形量及前轮外倾相应的变化。4.1.4在弹性区内测量,可以只做加载试验,不做减载试验。4.2纵向载荷试验4.2.1前轴的支承方法4.2.1.1前轴的支承如图 4,通过相当于底盘弹簧的夹具 B、B'支承在弹簧座上。4.2.1.2支承处只承受纵向载荷,前轴绕垂直轴转动的约束,在 B 处是自由的。4.2.2试验载荷及承载点4.2.2.1当纵向载荷是制动载荷时,取 n=1.0,其它情况 n 可自定。4.2.2.3承受制动载荷试验的承载点是夹具 A 上的轮胎静力半径处的 E 点;上路台载荷试验的承载点为转向节轴上相当于轮距的 D 点。4.2.3试验步骤4.2.3.1加 n=0.05 的予加载荷,以此状态作为测量基准。4.2.3.2以 n=0.1~0.2 的间隔加试验载荷;减载时,象加载那样减到予加载荷。4.2.3.3用 0.01mm 为单位测量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QCT491999汽车前轴刚度试验方法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