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与意图青岛李沧路小学李华【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五年制三年级上册第 112 页—115 页,三个红点问题和一个绿点问题。【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分数初步认识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还是读、写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我当小厨师”情境引入,鼓励学生动手操作、直观感受、交流表达,可以更好地感知分数的意义,为进一步学习分数知识打好基础。【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用几分之一表示,表示这样的几份用几分之几表示。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并会读、写简单分数。2.经历认识分数的过程,提升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发展抽象思维,初步感受类推等数学思想方法。【教学重、难点】理解 1/2 等简单分数的意义。【教、学具准备】课件、纸制图片、练习纸【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1.揭题提问,引入新课。谈话:同学们,以前我们学习过好多的数,像 0、1、2、3„„这样的数都是整数。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数(板书课题)--分数,关于分数你想知道什么?(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重点问题“什么样的数是分数?” )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设计意图:揭课提问,旨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明确学习目标,激发探究欲望。】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回顾“平均分”。谈话:请看屏幕,小厨师正在为小朋友分月饼、烧饼和蛋糕。每种糕点都是怎样分的?谈话:虽然每种糕点分的份数不一样,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怎样分的?小结:不管是被分成两份的月饼、四份的烧饼,还是被分成八份的蛋糕,它们每份都一样大,也就是平均分。(2)提出问题。谈话:把一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得这个月饼的一半,一半怎样表示?【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借助熟悉的生活情境,回顾平均分,从而提出问题,自然地引入了新课,同时也为学生同化分数的本质属性奠定了基础。】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一)认识 1/21.学习 1/2 的读法和写法。谈话:一个月饼用 1 表示,两个月饼用 2 表示,一半用什么数表示呢?预设 1:可能有的学生回答用 1/2 表示,追问:能写出 1/2 吗?会读吗?随机强调写法和读法。预设 2:如果学生想不到。教师谈话指导:在数学上一半用“1/2”(板书)这个数来表示,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