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后的护理问题解放军第322医院ICU的护理问题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后现存及潜在的护理问题护理诊断1.有出血的危险:与脑血管造影术后,股动脉穿刺部位按压时间短,过早活动有关2.有组织灌注不足的危险:与术后脑血管痉挛有关3.潜在并发症:再出血4.潜在并发症:电解质紊乱5.潜在并发症:癫痫6.潜在并发症:下肢动、静脉血栓形成7.体温过高:与手术刺激、感染有关8.有感染的危险:与气管切开、留置尿管、穿刺处伤口有关9.意识障碍:与颅内出血、颅内压升高有关10.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意识障碍有关11.自理缺陷:与意识障碍、偏瘫有关12.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与长期卧床有关13.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意识障碍、长期卧床有关14.便秘:与长期卧床肠蠕动减慢有关15.知识缺乏:与患者家属缺乏疾病相关知识有关护理措施有出血的危险1.严密观察股动脉伤口敷料有无渗血周围皮肤有无瘀斑及皮下血肿,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2.拔管后按压局部伤口60分钟,并以弹力绷带包扎,松紧度以可容纳2-3指为宜,沙袋压迫6-12小时。3.穿刺侧肢体伸直、制动24小时,保持髋关节伸直,避免屈髋、屈膝。健侧下肢可活动,翻身时应注意向患侧翻身60°,向健侧翻身20°-30°。弹力绷带包扎沙袋压迫有组织灌注不足的危险1.观察患者有无脑血管痉挛症状,如头晕、头痛、呕吐、失语、短暂意识障碍、肌力下降等,多于术后12-24小时发生,做到早发现,及时处理。2.术后遵医嘱合理使用扩血管药物: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以预防脑血管痉挛。3.术后严密监测血压。4.必要时遵医嘱补液,增加血容量。潜在并发症:再出血1.严密观察意识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瞳孔及血压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2.抬高床头15°-30°,以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3.急性期尽量少搬动病人,避免不必要的刺激,保持病房安静。4.定时测量血压,遵医嘱给予降压药,观察用药效果,根据血压调节降压药物的速度。5.备好抢救物品及药品。血压是关键意识瞳孔判断需准确潜在并发症:电解质紊乱1.术后经胃管分次注入温开水1500ml以上,以促进造影剂的排泄。2.做好呕吐的护理。3.使用脱水剂会引起电解质紊乱,要注意观察,遵医嘱适当补偿钾钠。4.记录24小时出入量,注意病人脱水症状及电解质水平。常见电解质紊乱的表现形式低钠血症高钠血症低钾血症高钾血症查阅患者的阳性检查结果及时通知医生,循症处理。潜在并发症:癫痫1.保持病房安静,加床档保护,避免声光刺激。2.按时按量服用抗癫痫药,如丙戊酸钠片。3.癫痫一旦发生,立即遵医嘱给予安定10-20㎎缓慢静推(2-4㎎每分钟)。4.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高流量吸氧。5.注意保护病人,勿硬搬动病人肢体,头偏向一侧使分泌物流出,放置用纱布包裹的压舌板或牙垫,防止舌咬伤、窒息等。潜在并发症:下肢动、静脉血栓形成1.每4小时被动活动肢体及按摩肌肉,尤其是腓肠肌,预防关节粘连,防止肌肉萎缩。2.密切观察穿刺侧足背动脉有无搏动减弱或消失,皮肤温度是否正常,皮肤颜色是否苍白,如出现肢端苍白、小腿剧烈疼痛、麻木、皮温下降,可能是股动脉血栓形成,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3.足底静脉泵、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及梯度压力弹力袜等,利用机械原理促使下肢静脉血流加速,减少血液滞留,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足背动脉体表标记双侧对比同时触摸使用方法足底静脉泵体温过高1.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2.选择合适的降温方法。3.降温半小时后再次检测体温并做好记录。4.及时更换潮湿的衣物,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5.严格无菌操作,加强各种管路的护理。6.做好口腔护理。有感染的危险1.做好气管切开护理,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定时做痰培养,防止发生肺部感染。2.做好口腔护理及尿道口护理,防止发生口腔及泌尿系感染。3.观察伤口情况,如有红肿、分泌物,及时报告医生处理。4.严格无菌操作。5.掌握正确吸痰方法。6.勤洗手,预防交叉感染。意识障碍1.病人平卧,抬高床头15°-30°,头偏向一侧。2.加强呼吸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3.做好鼻饲饮食的护理,防止食物返流,引起误吸、窒息。4.加强生活护理及基础护理。5.做好安全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