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语近人》观后感昨晚,我观看了《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推出第三集《国无德不兴》,感触很深。本集以立德为主题,选取了习近平总书记常用的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典故,从崇德、明德、修德三个维度,通俗易懂地讲明总书记关于德的论述,是对我国传统道德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习总书记常提到: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德具有强大力量,精神文明、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走向强大的根本支撑,德在我们的生活中看似无形,实则不可或缺。修身、齐家而后治国平天下,就是在强调修养、品德对于国家治理、社会进步的重要性。习总书记十分重视立德的问题,多次提到党员干部要立政德,作为奋进在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来说,尤其应加强政德修养、打牢从政之基,自觉以更高的标准约束自己,将德之力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不断释放以道德为载体的精神力量。以下是我自己的一点体会:明大德,是我们每个人应该遵守的国家之德,是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遵循的底线和原则,指引我们立志报效祖国。党员干部明大德,就是要坚守信仰,立一颗忠于人民、忠于党的衷心,立一颗新时代伟大事业的必胜的信心,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一路前行。守公德,我领悟为公共领域的道德,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是我们共产党人特有的公德。我们党员干部要始终担当为民,将人民群众放在心中第一位,脚踏实地的为群众办好每一件事。严私德,关乎私人领域的道德,规范到道德的风尚、品质和习惯,就是要加强对个人的严格要求,无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始终以一个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克基奉公,清正廉洁。严私德是一个漫长的蓄力过程,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始终如一,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警醒意识,不断见贤思齐、自我净化、保持一个党员的良好形象,不但完善自我,使自己更加茁壮地第1页共4页成长。篇二:平语近人观后感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的《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第一集《一枝一叶总关情》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节目从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所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为切入点,旨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阐释与广泛传播。从平lsquo;语rsquo;近人这一节目,我们领悟到了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深沉情怀。以第一集《一枝一叶总关情》为例,从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到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再到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hellip;hellip;总书记使用这些传统名句,并不是说说而已,而是展现了大国领导人全心为民的风范,让人备受感染。从平lsquo;语rsquo;近人这一节目,我们还增强了澎湃而持久的文化自信。我们提倡的quot;文化自信quot;有其深厚根基,是可以真正践行的。因为,我们有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也有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过程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种在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夯实了我们文化建设的根基,奠定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到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hellip;hellip;传统文化滋养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指示,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到我们改革开放、社会实践的方方面面。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永远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向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谱写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新篇章。篇三:平语近人观后感10月8日至19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第2页共4页联合创作的《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连续几日在央视综合频道晚间播出。《平语近人》播出以来,短短几天时间里,受到了广泛关注,在基层党员和群众中更是引发了收视热潮,习近平总书记的许多金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