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症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危重症患者常表现为因多重打击而存在一种或多个器官的严重功能衰竭,机体在此特殊阶段常处于高度应激状态,表现为高代谢、高血脂、脂解作用增加以及蛋白质净分解代谢;而且,大多数患者常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而导致无法正常进食。因此,ICU 病房中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普遍较高。近年来肠内营养(enteralnutrition,EN)成为临床医师及学者们研究的热点,EN 不仅仅是为人体提供营养的一种方式,而且能使细胞通过获得营养底物以维持正常或近似正常的代谢,从而改善各种生理功能,有利于患者的康复。EN 是危重症患者重要的营养支持方法。现复习历年文献,就“危重症患者的代谢变化、营养评估、EN 的优势、EN 开始的时机、能量供给的目标、EN 的实施途径及配方及面临的挑战”这七个方面进行阐述,以进一步指导临床实践工作。标签:ICU;危重病;肠内营养;实施方法危重症是指需要在 ICU 监护的可能危及生命的一系列内科或外科疾病[1]。营养不良则被定义为:营养摄入不足导致机体宏量和/或微量营养素缺乏的症候群[2]。大多数危重症患者由于不能经口进食及能量代谢的异常改变,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达 40%,这将严重损害机体的免疫和呼吸功能,导致伤口愈合延迟机械通气时间延长、器官功能下降、感染发生率和总体死亡率增高[3]。20 世纪 90年代随着 EN 应用的增长,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 EN 有着诸如安全、价廉、简便、符合正常生理、并发症少等的优势,因此得到了高度的重视,更成为挽救危重患者生命及提高临床疗效的重要支持措施。1 危重症患者的代谢变化1.1 三大营养物质分解代谢远远大于合成代谢,但机体对其利用率却下降。1.1.1 葡萄糖由糖原形式的合成代谢状态转变为分解代谢状态,主要表现为高糖血症、外周葡萄糖的摄取与利用增多、高乳酸血症、经糖异生和糖原分解致葡萄糖生成增加、糖原合成受抑制、葡萄糖耐受下降及胰岛素抵抗。1.1.2 蛋白质分解增加,同时伴有蛋白质合成的轻度升高,但总体呈氮负平衡。由于分解大于合成,一些条件必需氨基酸,如谷氨酰胺、半胱氨酸、精氨酸及牛磺酸等,血浓度水平显著下降。1.1.3 脂类重症患者对脂类和其他营养素的摄取能力下降,而机体对能量的需求却在增加。应激过程中,分解代谢性激素释放导致脂肪分解增多,但血浆中游离脂肪酸的浓度并不一定增高,这提示血浆对游离脂肪酸的清除率升高[4]。1.2 水和电解质在代谢抑制期,普遍存在血容量不足,机体对此的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