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国际战略格局的历史演变

国际战略格局的历史演变_第1页
1/16
国际战略格局的历史演变_第2页
2/16
国际战略格局的历史演变_第3页
3/16
国际战略格局的历史演变近代以来世界格局的演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一•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战略格局1•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多极均势格局(1648T815)13 世纪以后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神圣罗马帝国皇权日益衰微各邦诸侯割据称雄。信奉新教路德教、加尔文教的诸侯和信奉旧教天主教的诸侯在宗教纠纷掩饰下争夺地盘和反对皇帝专权并分别组成“新教联盟”(1608)和“天主教联盟”(1609)。哈布斯堡王朝极力限制新教活动争取旧教诸侯重振帝国皇权并得到罗马教皇、西班牙和波兰贵族的支持。法国为称霸欧洲力图使德意志保持分裂状态支持新教诸侯反抗皇权。丹麦、瑞典早已觊觎北海和波罗的海的德意志领土和港湾荷兰和英国则不愿帝国势力在北欧扩张英国还企图削弱西班牙的势力。这些国家都支持新教联盟。1618 年捷克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的起义是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线。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蒂亚斯(1612-1619)在位企图在捷克恢复天主教指定斐迪南二世为捷克国王。斐迪南二世下令禁止布拉格新教徒的宗教活动拆毁其教堂并宣布参加新教集会者为暴民。1618 年 5 月 23 日—武装群众冲进王宫把皇帝的钦差从窗口抛入壕沟,史称“掷出窗外事件”。它成为三十年战争的开端。整场战争共分为 4 个阶段,分别是捷克阶段(1618 年至 1624 年)、丹麦阶段(1625 年-1629 年)、瑞典阶段(1630 年-1635 年)及全欧混战阶段(1636 年-1648 年)最后以哈布斯堡王朝集团战败。参战各国于 1648 年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为止,共达三十年之久。三十年战争推动了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是欧洲近代史的开始。《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缔结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被认为是近代国际关系的开端。《威斯特伐利亚合约》的签订标志着近代意义上的国际社会得以形成由它决定的国际法也真正产生。《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所构建的国际秩序影响深远一直延续到 1815 年维也纳会议所确立的维也纳体系。合约主要内容•重申 1555 年的奥格斯堡宗教和约和 1635 年的布拉格和约继续有效•哈布斯堡皇室承认新教在神圣罗马帝国内的合法地位同时新教诸侯和天主教诸侯在帝国内地位平等•神圣罗马帝国内阁诸侯邦国可自行订定官方宗教,其中归正宗加尔文教派获帝国承认为合法宗教•神圣罗马帝国内阁诸侯邦国有外交自主权唯不得对皇帝及皇室宣战•正式承认荷兰和瑞士为独立国家•哈布斯堡皇室的部分外奥地利领地被迫割与法国瑞典和部分帝国内的新教诸•法国得到...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国际战略格局的历史演变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