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康复保健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调研论证报告为了制订我校中医康复保健专业新的教案指导方案,使指导方案能符合教育部及中职示范校课程体系改革的要求,满足德州市各级医院、相关行业等对中医康复保健人才的实际要求,符合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和学生的实际,为此,我们开展了以课程体系改革为目的的医院、行业等人才需求和要求的调研。一、调研的目的使教案指导方案能真正符合中医康复保健专业的内涵,与时俱进,具有时代感和先进性。以山东省康复保健及相关行业的岗位要求为基本依据,确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及人才规格,分析出本专业学生应具有的专业能力与素质结构,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和教案内容。重点要解决以下四个问题:1.中医康复保健的行业现状及发展分析。2.中医康复保健专业毕业生就业的职业岗位有哪些?3.就业的职业岗位对职业能力有哪些要求?4.中医康复保健专业的专业课程该如何设置?二、调研的方式和内容(一)调研方式1.深入医院、康复保健机构内部与单位领导、科室负责人、专家、技术骨干等座谈。2.深入医院、康复保健机构内部与其他院校参与顶岗实习的学生座谈。3.深入医院、康复保健机构内部对工作一线的技术人员进行问卷调查。1 / 184.通过上网了解其他院校中医康复保健的专业建设情况及调研资料。(二)调研内容1.中医康复保健的岗位需求调研用访谈、问卷形式对医院、行业的单位领导、人力资源负责人、科室负责人及一线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调研,这部分调研主要针对中职学生可以就业的中医康复保健岗位的调研。主要岗位是康复治疗师、保健按摩师,主要从事健康评估、康复治疗、保健按摩;次要工作岗位是针灸师、足疗师,主要从事拔罐、足疗、针灸、刮痧;从事最少的工作岗位是美容师、灸疗师。中职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今后的定位是知识型、技能型和实用型的专业技术人员,要求他们必须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健康评估能力、设备应用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工作岗位对职业能力的要求调研用问卷形式对医院、行业保健机构的科室负责人、一线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调研,这部分调研主要是对中医康复保健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的调研。调查结果:各项能力重要性排序由高到低依次为1.与人合作2.业务实施3.与人交流4.语言表达5.解决问题6.理解判断7.自我学习8.文字表达9.业务开拓10.决策11.信息处理12.数字应用13.组织协调。3.职业岗位对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的要求调研用问卷形式对医院、行业保健机构的技术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