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语境题与情境题例析笔者参加了哈尔滨市 2008 年中考语文的阅卷工作,阅卷中发现在积累与运用这一板块中,第 6 题语境题和第 7题情境题,是两道区分度比较明显的题。例 1:根据所提供的语境,在下面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使前后句式一致,语意连贯。不要慨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若把人一生的足迹连接起来,也是一条长长的路;,;若把人一生的情感窖藏起来,也是一壶香醇的酒。开拓一条怎样的路,,酿造一壶怎样的酒,这是一个人必须面对和思考的人生课题。例 2:谁上自习课说话了,谁在课堂上传纸条了,谁在操场上打篮球回来晚了……这些情况老师怎么知道得那么清楚,原来是有人向老师打了“小报告”。对于向老师打“小报告”这种行为,人们一直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你是怎样看待打“小报告”这种行为的?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和理由。(包括标点在内不超过 80 字。)【以上例 1 与例 2 为哈尔滨市 2008 年初中升学考试语文试题积累与运用中的第 6 题和第 7 题。】这两道题是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检测,一方面考查学生对题干及对所给语言材料的理解把握,另一方面考查学生的表达能力。在把握了第 6 题的题干及所给语言材料后,明确了所仿写内容是谈对生命价值和内涵的思考,结构和字数要与例句相仿。读了第 7 题的题干及所给语言材料后,明确要针对“小报告”这种行为,阐明自己的认识与理由,而且有字数上的限制。回答这两道题虽有一定难度,但如果指导学生掌握一些答题技巧,还是很容易得分的。●语境题指导学生回答语境仿写题,首先让学生明确语境题的答题思路,即先读懂语段内容,然后分析仿写例句的句式、修辞。然后让学生明确在仿写时要做到仿句与例句的内容、意境协调;仿句与例句的句式、修辞相同;仿句与例句的字数大致相等。例 3:倘若你志存高远,在寂寞中积累力量,,在奋斗中寻找希望,成功又怎能舍得离你而去呢?即使你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但却拥有拼搏而来的收获;,,那同样是一种无憾的财富。第一步:指导学生读懂整段语段内容以及每一分句的内容。这段文字的内容是:要有远大的志向,拼搏与奋斗的过程也是一种收获。要仿写的第一句的内容是拼搏奋斗的一种经历,仿写的第二、三句的内容是拼搏奋斗的结果及对这一结果的评价。第二步:引导学生分析例句的结构。从前后例句“在寂寞中积累力量……在奋斗中寻找希望”,学生可以判断出仿句第一句的句式是“在……中……”,与例句构成排比句式。从例句“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