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树种龄级与龄组划分》编制说明二○一○年八月《主要树种龄级与龄组划分》编写组目录一、制定《主要树种龄级与龄组划分》的必要性 .................................................................. 1二、编制过程.............................................................................................................................. 2三、指导思想.............................................................................................................................. 3四、编制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五、几个主要问题说明 .............................................................................................................. 4一、制定《主要树种龄级与龄组划分》的必要性一般来说,森林生长发育周期长,实际生产中用年龄表示生长发育阶段很不方便,因此常用龄级、龄组来反映林龄,龄级期限划分反映了林分的生长速度快慢,龄级划分反映林分发育的不同生长阶段,龄组划分反映了林分培育、保护和利用的不同经营阶段,合理林龄结构是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基础。因此,龄级与龄组是森林资源调查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森林资源调查的基础性内容之一。龄级与龄组是反映立地条件与树种特性及其相互适应性的综合指标,也是反映林分生长过程的一个综合性指标,在确定森林资源收获利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为加强森林资源调查,适合社会进步的需要,结合调查技术发展的要求,陆续颁布了林业调查规划的技术规定,如农林部 1973的《全国林业调查规划主要技术规定》、1978 年的《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主要技术规定》、1982 年的《森林资源调查主要技术规定》,以及 1994 年、1996 年、2002 年、2004 年出台的一类和二类调查技术规定。同时,在采伐管理上,结合森林资源培育和利用的需要,陆续颁发了相关的采伐规定,如1973 年的《森林采伐更新规程》、1987年的《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2005 年的《森林采伐作业规程》、2007 年的《农田防护林采伐作业规程》《短轮伐期和速生丰产用材林采伐作业规程》等。在这些规定中,对龄级和龄组的含义和划分都有逐步的演变和进展。从目前来看,除我国统一的一类(2004 年版)、二类(2002 年版)技术规程外,还有部分省份(如福建省)的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