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如何治疗和自我调养?“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以胃粘膜固有腺萎缩(数量减少,功能下降)为主要表现,常伴有肠上皮化生及炎性反应,甚至有伴随不典型增生。本病的发生率及萎缩程度与年龄正相关,故有人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中老年胃粘膜的退行性变,是一种“半生理”现象。临床表现多为食欲减退、恶心、暧气、上腹部饱胀或钝痛等,属于中医胃脘痛或胃痞症的范畴;有一定的癌变几率。世卫组织将其列为胃癌前状态,尤其是伴有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者,癌变几率更大。由于其症状没有特异性,容易被忽视,加之许多病人拒绝胃镜,所以往往会错过治疗的“不可逆转点”,贻误最佳治疗时机。由于本病发病率高,且临床上常反复发作,不易治愈,又与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所以要引起医生和患者的高度重视。萎缩性胃炎若任其发展,部分患者必将进展为胃癌,因此,适当干预、必要的治疗、及时阻止相当重要。谈谈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进展和演变受多种因素影响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引起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的重要因素;长期服用损害胃黏膜的药物,吸烟,饮酒,缺乏新鲜蔬菜、水果,经常食用霉变、腌制、熏烤和油炸等食物,过多摄入食盐,有胃癌家族史・・・以上因素均可增加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病风险或加重慢性萎缩性胃炎甚至增加癌变的可能。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就是根据以上几方面来进行的,轻度萎缩、轻度肠化去除损害因素后能够逆转;但中重度慢性萎缩性胃炎,尤其合并中重度肠化生、出现异型增生者发生胃癌的危险性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必须重视,要及时进行干预,但也不必过于焦虑,绝大多数患者经过适当治疗后病情能够稳定,进展为胃癌者较少。萎缩性胃炎并非不可逆转对萎缩性胃炎,西医一向是认为不可逆转的,而中医经过 20 多年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疗效。北京中医医院李乾构教授认为,通过中医治疗一部分患者得到痊愈,只是疗程缓慢,要 3—6 个月。虽然萎缩性胃炎被治愈的患者还不是很多,但中医研究的结果可以证明,西医认为的“不可逆转”是不确切的,不科学的,只是疗程的相对长短而已。这里指的治愈不仅是症状的改变,而且萎缩的黏膜腺体恢复了正常,不再萎缩,并经过胃镜检查或病理切片证实是病愈。中医的治疗方法是针对此类患者脾胃虚弱,肝郁气滞及幽门螺杆菌等不同病因辨证施治。李乾构教授认为,萎缩性胃炎演化成癌症,一般需要同时具备以下几个条件:50 岁以上的年龄+萎缩性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