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群文阅读《小事物大启示》教学设计泸州市纳溪区护国镇中心校群文阅读课题组 卢维玉 牟静 曾晓红 刘小玲 蒋丽试用年级:小学五年级议题:抓住身边事物的特点,从中受到一定的启示。选文篇目:《丑石》《野草》《我家的小米椒》《高粱情》文本分析: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主题是“生活的启示”,每篇课文都包含着深刻人生哲理。我们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选择了“小事物大启示”这一议题组织文本材料进行群文教学。选取的四篇文章《丑石》《野草》《我家的小米椒》和《高粱情》结构相同,都是借物喻人的文章,由身边的小事物的特点引起人们的反思,从而受到一定的启示。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默读、静读、浏览、跳读、选读等方式,走进文本,抓住文中事物的特点,从中受到一定的启示,并能联系实际感悟做人的道理。2、学习作者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熟记文中重点词句,并自觉用这些富有哲理的话来指导和规范自己的行为。教学重点:理清文章脉络,联系生活实际,抓住事物的特点,从中受到一定的启示。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仿写事物。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思路:《小事物大启示》的四篇选文是一组借物喻人的文章,作者抓住一些平凡事物(丑石、野草、小米椒、高粱)的特点,向我们揭示事物身上蕴含的深刻人生哲理。为实现教学目标,我们采用“一篇带多篇”的教学方法。首先陪伴学生共读《丑石》,通过阅读提示,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指导学生在“快速默读-勾画-批注-交流”中找出丑石的特点和所受到的启示,学生理清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点拨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借物喻人,并归纳总结阅读方法,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然后组织学生自主阅读《野草》《我家的小米椒》和《高粱情》,从中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篇进行细细品读,找出事物的特点以及从中受到的启示。通过学生默读、浏览、快读、跳读、选读等方式,小组合作完成阅读卡,然后交流汇报完善知识树,形成共识,从交流中受到一定的启示。最后总结归纳出四篇文章的共同点——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让学生仿写一种事物,以达到以读促写的效果。整个设计以知识树为线,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的全面开放,使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相互渗透,有机整合。教学准备:1、PPT 课件2、《丑石》《野草》《我家的小米椒》《高粱情》四篇文章的阅读材料、读书记录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话题:1、出示花生生长图,说说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