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数学”让概念理解更透彻——《什么是周长》教学课例《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什么是周长》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 45 页内容。【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学习平面图形周长的起始课,是后续学习有关图形周长的重要基础。为此教材在编排上重视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任意(不规则)图形入手,通过看、描、摸、量、数等系列操作学习活动,帮助学生直观体验和感悟周长概念的本质属性,理解周长的实际含义。【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认识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一些平面图形,并初步感知了这些图形的特征,同时学生日常生活中对“一圈”比较熟悉,但是,通过前测,发现学生对“一周”、“边线”还有些模糊,对图形的周长和图形的表面较为混淆。学生学习概念的过程就是学生对已有经验的完善和丰富,因此,教学中需要安排多层活动,从已有的”一圈“的认识实现对“一周”、“一周边线”、“周长”的认识,让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充分体验,建立周长的表象,感悟周长的本质,从而理解周长的实际含义。【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并理解周长的实际含义。 2.经历抽象周长概念的形成过程;初步学会周长的测量方法,体会“化曲为直”的重要数学思想,在测量活动中感受合作学习成功的快乐。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设计理念】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生实际的分析,为了有效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通过“情境引入、认识一周、认识周长、测量周长、练习拓展”等环节,充分让学生参与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认一认、辨一辨、量一量、数一数、找一找等数学学习活动,在“做数学”中,经历从“感知--表象--抽象--解释应用”的概念建构过程,逐步理解周长的本质属性。【教学重点】 认识周长并理解周长的意义。【教学难点】 理解周长的意义,会测量图形的周长。【教具、学具】 信封、直尺、卷尺、毛线、树叶、手机、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环节一认识一周 1.师:喜欢看运动会吗?动物王国里正在举行动物运动会(出示第一张幻灯片)。看,小鸡出场了(课件演示),它跑的符合要求吗?为什么?小兔子出场了(课件演示),它跑的符合要求吗?为什么?小乌龟出场了(课件演示),它跑的符合要求吗?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沿着边线跑的,从起点开始跑了一圈又跑到了起点。 2.点明:其实,这“一圈”在数学上叫做“一周”(板书: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