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因子联合检测项目项目介绍临床意义项目要求01细胞因子简介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相关分子T淋巴细胞自然杀伤性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粒细胞系统细胞因子抗体补体中枢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脏淋巴结粘膜相关淋巴组织B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影像学指标细胞层面检测分子层面检测白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细胞因子:由免疫细胞(如单核、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NK细胞等)某些非免疫细胞(内皮细胞、表皮细胞、纤维母细胞等)经刺激而合成、分泌的------一类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蛋白质。分类:白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功能:结合相应受体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参与机体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细胞因子简介细胞因子概念及分泌细胞十二项细胞因子检测试剂盒(多重微球流式免疫荧光发光法)检测指标:IL-1β、IL-2、IL-4、IL-5、IL-6、IL-8、IL-10、IL-12、IL-17、TNF-α、IFN-α、IFN-γCD4+T细胞Th1细胞Th2细胞IL-2、INF-γ、TNF-αIL-4、IL-5、IL-6、IL-10介导细胞免疫介导体液免疫Th17细胞IL-17介导炎症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单核/巨噬细胞IL-1β、IL-8、IL-12、IFN-α介导炎症反应一个标本同时检测出12项结果!02临床意义细胞因子临床意义评估放射性肺炎等放疗引发的炎症进展/转归和疗效预警肿瘤免疫治疗(PD-1/CAR-T)不良反应(肺炎/心肌炎/肠炎/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等)及监测激素时机/用量激素使用效果监测,避免过度治疗细胞因子临床意义评估放射性肺炎等放疗引发的炎症进展/转归和疗效预警肿瘤免疫治疗(PD-1/CAR-T)不良反应(肺炎/心肌炎/肠炎/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等)及监测激素时机/用量激素使用效果监测,避免过度治疗放射性肺炎与细胞因子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高达15%~35%放射性肺炎合并肺部感染或放射性重症肺炎的临床表现更加复杂,对患者身体的损伤更严重严重的患者容易发生呼吸衰竭,危及生命CT、临床症状、肺功能检测,缺乏快速的诊断手段高效准确的预测因子放射性肺炎合并肺部感染放射性重症肺炎JFormosMedAssoc,2015,114(2):174-179ExpertRevHematol,2015,8(5):627-645放射性肺炎与细胞因子电离辐射多种细胞因子大量释放肺内效应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IL-1β、IL-6、IL-8、TNF-α等促进纤维细胞增殖分化调节细胞外基质代谢放射性肺炎的生物标记物FrontiersinImmunology,2017,8:506-.辅助鉴别放射性肺炎合并感染细胞因子联合检测和细胞因子结合PCT、hs-CRP三者联合检测对放射性肺炎合并肺部感染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三者联合检测准确率达到98%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23):5322-5324.监测放射性肺炎严重状态研究对象:食管癌合并放射性肺炎对照组:亚胺培南+半胱氨酸+甲强龙治疗组:亚胺培南+半胱氨酸+甲强龙+乌司他丁乌司他丁联合基础治疗后放射性肺炎患者促炎因子IL-6、IL-8、TNF-α和CRP水平相比于治疗前显著降低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18):9-11.监测细胞因子,评估放射性肺炎治疗效果。监测放射性肺炎严重状态研究对象:肺癌合并放射性肺炎对照组:泼尼松40~60mg/d治疗组:泼尼松40~60mg/d+血必净血必净联合基础治疗后放射性肺炎患者促炎因子IL-6、TNF-α显著降低,IL-10水平相比于治疗前显著升高。监测细胞因子,评估放射性肺炎治疗效果。广东医学,2013,34(22):3497-3499.细胞因子临床意义评估放射性肺炎等放疗引发的炎症进展/转归和疗效预警肿瘤免疫治疗(PD-1/CAR-T)不良反应(肺炎/心肌炎/肠炎/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等)及监测激素时机/用量激素使用效果监测,避免过度治疗PD-1治疗后不良反应状况ESMOOpen,2017,2(4):e000247.CACancerJClin,2016,66(1):7-30.肺炎、心肌炎、垂体炎、肝炎、肾炎、血管炎、关节炎、脑炎、胰腺炎、胃炎、肠炎、葡萄膜炎等。PD-1治疗后不良反应PD-1治疗后不良反应状况不良反应名称发生率严重程度治疗方案肺炎10%2级或3~4级2级:皮质类固醇3~4级:抗生素+激素肾脏不良反应4%内分泌不良反应(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垂体炎—高剂量激素发展为:甲减或继发性肾上腺功能不安全皮肤病变(皮疹/瘙痒/白癜风/严重皮炎/中毒性表皮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