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相关政策分析目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背景•国外卫生体制发展模式介绍•新医改的提出和内容•新医改的框架和亮点卫生工作方针的演变•“预防为主,卫生工作的重点应放在保证生产建设和国防建设方面,面向农村工矿,依靠群众,开展卫生保健工作.”----1949年•“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1952年•“预防为主,依靠科技进步,动员全社会参与,中西医并重,为人民健康服务.”----1991年•“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1996年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简要回顾—改革开放前•“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毛泽东1965年)•构建起我国卫生服务体制的基本架构•建立了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及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政府对预防保健机构和公立医疗机构实行全额拨款•严格药品生产流通和价格管理,政策性补贴药厂,降低药价•确立传统医药学的地位•卫生行政管理体制实行统一综合管理,效率较高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简要回顾—改革开放后•问题:•医疗卫生资源严重短缺,群众看病难、住院难•“平均主义、大锅饭”造成的服务效率低•目标:•调动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扩大医疗服务供给•减轻政府负担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产生动因(一)看病贵(二)看病难(三)其他因素“看病贵”•1、家庭无力支付的‘贵’•2、社会无法承受的‘贵’中国卫生总费用来源构成(1990-2010)•2010卫生总费用中,政府、社会和个人卫生支出分别为28.6%、35.9%和35.5%不同收入国家医疗卫生总费用支出构成•资料来源:2010年《世界卫生统计》。Source:WorldHealthStatistics2010.“看病难”v1、“绝对性”看病难。v2、“相对性”看病难。平均每家三甲医院服务人口数量中国各地区每千人口卫生机构床位数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有哪些?•第一,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均衡。•第二,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并且呈逐年下降趋势。•第三,医疗保险发展缓慢。•第四,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流通秩序混乱•第五,公立医院运行机制不合理,存在逐利倾向。•第六,政府对医疗市场的监管不力。城乡卫生技术人员的供给严重失衡城乡医疗卫生设施的配置缺乏均衡(三)其他因素v1、物价指数长期走高v2、医学技术进步带来的医疗费用增长v3、疾病模式转变引发医疗费用增长v4、过度医疗行为等疾病谱医改模式的选择•按卫生筹资方式和医疗服务提供形式划分:•国民卫生服务体制(NHS)-英国模式•商业健康保险体制(CHI)-美国模式•社会健康保险体制(SHI)-德国模式英国的国民卫生服务(NationalHealthService,简称NHS)英国的NHS实行分级保健制•教学医院•地区医院•(医院)•基本护理机构•(家庭诊所和社区诊所)NHS的规模&问题•你认为政府在20世纪影响英国人生活的最大业绩是什么?•46%NHS•18%福利制度的建立•15%赢得二战的胜利•1975年NHS的开支占GDP的3.8%,1995年是5.7%,2003年达到7.7%。•号称英国最庞大的机构•医生抱怨•民众抱怨美国医疗保险制度(CommercialhealthinsuranceCHI)•商业性保险(集团保险和个人保险)•蓝十字会、蓝盾卫生协会(缴费少,服务优待,不以营利为目的)•保健组织(HMO)(入会有一定的限制)•政府实施的医疗计划(医疗照顾和医疗补助)•政府工作人员的医疗保障德国的社会健康保险体制(socialhealthinsurance)•社会医疗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形式强制实施,由雇主和个人按一定比例缴纳医疗保险费,建立社会医疗保险基金,支付雇员医疗费用的一种医疗保险制度。中国医改进程•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四阶段•1978-1984年•1985-1990年•1990-1999年•2000-2004年Integrate•2005年至今第五阶段新医改的提出和主要内容•2005年7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负责的最新医改研究报告认为: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基本上不成功。•(1)卫生部讨论制定《关于深化城市医疗体制改革试点指导意见》,最终确定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应由市场化向公益性转变。•(2)2005年被确定为医院管理年。•(3)2006年6月,国务院筹划启动新一轮医改。同年9月,16个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