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国心得体会【第 1 篇】依法治国心得体会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宏伟目标,对法治建设作出了重要部署。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依法治国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就法治建设作出了一些列重要论述,为法治中国建设指明了方向。省市领导也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党中央要求,对江苏、南京的法治建设作了系列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此次,市委、市委组织部又专门举行了市管领导干部“提升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专题研讨班,充分体现了市委领导对依法行政工作的高度重视。我有机会被抽调参加此次专题培训,感到特别的荣幸,虽然培训时间不长,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习之后,深受启发。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和十多天的专题学习,围绕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谈谈几点粗浅的心得体会,希望大家批评指正。首先,推进依法行政,要加强自身法治素养个人认为,一名合格的领导干部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党性修养、理论思维和战略眼光,更要具备较高的法治素养。我们常说,“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领导干部法治素养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依法治国、依法执政水平的高低,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但在我们的周围,不少领导干部因为法治素养不过硬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例子屡见不鲜,实在让人感到可惜。可以1讲,法治素养不仅是领导干部政治自律的基础,也是法治思维形成的必要条件,更是推进依法行政的前提。领导干部要提升法治素养,首先要不断丰富法律知识,提升理论素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模范守法。因此,在平时,我们可以根据自己工作所需,从书籍、报刊、电视、网络以及各种新媒体上进行法律知识的学习,把法治观念内化于心,把法治思维外践于行。其次,要努力增强法治实践,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要“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领导干部要自觉运用法治思维,依法办事,尤其是做重大决策时,更要遵守法定程序,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其次,推进依法行政,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政绩是领导干部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成绩和贡献,是领导干部德才素质在实践中的综合体现。在以往的工作中,我们常常片面的追求经济增长,而没有兼顾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尤其是随着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在工作中为了赶进度,经常会存在违规操作,比如在征地拆迁、工程建设等领域,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