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2018)完整版•孕前保健(preconceptioncare)和孕期保健(prenatalcare)是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减少出生缺陷的重要措施。通过规范化的孕期保健和产前检查,能够及早防治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及时发现胎儿异常,评估孕妇及胎儿的安危,确定分娩时机和分娩方式,保障母儿安全。孕前保健(孕前3个月)•孕前保健是通过评估和改善计划妊娠夫妇的健康状况,减少或消除导致出生缺陷等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因素,预防出生缺陷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是孕期保健的前移一、健康教育及指导•遵循普遍性指导和个体化指导相结合的原则,对计划妊娠的夫妇行孕前健康教育及指导,主要内容包括:一、健康教育及指导•(1)有准备、有计划地妊娠,尽量避免高龄妊娠。•(2)合理营养,控制体质量增加。•(3)补充叶酸0.4~0.8mg/d[13-14],或含叶酸的复合维生素[14]。既往生育过神经管缺陷(NTD)儿的孕妇,则需每天补充叶酸4mg。•(4)有遗传病、慢性疾病和传染病而准备妊娠的妇女,应予以评估并指导。•(5)合理用药,避免使用可能影响胎儿正常发育的药物。•(6)避免接触生活及职业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如放射线、高温、铅、汞、苯、砷、农药等),避免密切接触宠物。•(7)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吸毒等)及生活方式;避免高强度的工作、高噪音环境和家庭暴力。•(8)保持心理健康,解除精神压力,预防孕期及产后心理问题的发生。•(9)合理选择运动方式。二、常规保健(针对所有计划妊娠的夫妇)•1.评估孕前高危因素:•(1)询问计划妊娠夫妇的健康状况。•(2)评估既往慢性疾病史、家族史和遗传病史,不宜妊娠者应及时告之。•(3)详细了解不良孕产史和前次分娩史,是否为瘢痕子宫。•(4)生活方式、饮食营养、职业状况及工作环境、运动(劳动)情况、家庭暴力、人际关系等。•2.体格检查:•(1)全面体格检查,包括心肺听诊;•(2)测量血压、体质量,计算体质指数(BMI);•(3)常规妇科检查。三、必查项目•包括以下项目:•(1)血常规;•(2)尿常规;•(3)血型(ABO和Rh血型);•(4)肝功能;•(5)肾功能;•(6)空腹血糖水平;•(7)HBsAg筛查;•(8)梅毒血清抗体筛查;•(9)HIV筛查;•(10)地中海贫血筛查(广东、广西、海南、湖南、湖北、四川、重庆等地区)。•四、备查项目•包括以下项目:•(1)子宫颈细胞学检查(1年内未查者);•(2)TORCH筛查;•(3)阴道分泌物检查(常规检查,及淋球菌、沙眼衣原体检查);•(4)甲状腺功能检测;•(5)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针对高危妇女[3,19-20];•(6)血脂水平检查;•(7)妇科超声检查;•(8)心电图检查;•(9)胸部X线检查。•孕期保健•孕期保健的要求,是在特定的时间,系统提供有证可循的产前检查项目。产前检查的时间安排,要根据产前检查的目的来决定一、产前检查的次数及孕周•合理的产前检查次数及孕周不仅能保证孕期保健的质量,也可节省医疗卫生资源。WHO(2016年)发布的孕期保健指南[8],将产前检查次数增加到8次,分别为:妊娠<12周、20周、26周、30周、34周、36周、38周和40周。根据目前我国孕期保健的现状和产前检查项目的需要,本指南推荐的产前检查孕周分别为:妊娠6~13周+6,14~19周+6,20~24周,25~28周,29~32周,33~36周,37~41周。共7~11次。有高危因素者,酌情增加次数。二、产前检查的内容•(一)首次产前检查(妊娠6~13周+6)•1.健康教育及指导:•(1)流产的认识和预防。•(2)营养和生活方式的指导(卫生、性生活、运动锻炼、旅行、工作)[21]。根据孕前BMI,提出孕期体质量增加建议,见表1。•(3)继续补充叶酸0.4~0.8mg/d至孕3个月,有条件者可继续服用含叶酸的复合维生素。•(4)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如放射线、高温、铅、汞、苯、砷、农药等),避免密切接触宠物。•(5)慎用药物,避免使用可能影响胎儿正常发育的药物。•(6)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吸毒等)及生活方式;避免高强度的工作、高噪音环境和家庭暴力。•(7)保持心理健康,解除精神压力,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