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燃料电池综合特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2. 观察仪器的能量转换过程:电能→电解池→ 氢能(能量储存)→燃料电池→电能 3. 测量燃料电池输出特性,作出所测燃料电池的伏安特性(极化)曲线,电池输出功率随输出电压的变化曲线。计算燃料电池的最大输出功率及效率 4. 测量质子交换膜电解池的特性,验证法拉第电解定律 二、实验原理: 1、燃料电池 负载电路 阳极 阴极 氢气 e 氧气 H+ e O2 H+ 2H2 H+ 阳极流场板 阴极流场板 H+ 2H2O 阳极催化层 质子交换膜 阴极催化层 图 1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如上图)在常温下工作,其基本结构如图 1 所示。 目前广泛采用的全氟璜酸质子交换膜为固体聚合物薄膜,厚度 0.05~0.1mm,它提供氢离子(质子)从阳极到达阴极的通道,而电子或气体不能通过。 膜两边的阳极和阴极由石墨化的碳纸或碳布做成,厚度 0.2~0.5mm,导电性能良好,其上的微孔提供气体进入催化层的通道,又称为扩散层。 进入阳极的氢气通过电极上的扩散层到达质子交换膜。氢分子在阳极催化剂的作用下解离为 2 个氢离子,即质子,并释放出 2 个电子, 阳极反应为:H2 = 2H++2e (1) 氢离子以水合质子 H+(nH2O)的形式,在质子交换膜中从一个璜酸基转移到另一个璜酸基,最后到达阴极,实现质子导电,质子的这种转移导致阳极带负电。 在电池的另一端,氧气或空气通过阴极扩散层到达阴极催化层,在阴极催化 2 层的作用下,氧与氢离子和电子反应生成水, 阴极反应为:O2+4H++4e = 2H2O (2) 阴极反应使阴极缺少电子而带正电,结果在阴阳极间产生电压,在阴阳极间接通外电路,就可以向负载输出电能。 总的化学反应如下:2H2+O2 = 2H2O (3) 2、 水的电解 将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与燃料电池中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互为逆过程。水电解装置同样因电解质的不同而各异,碱性溶液和质子交换膜是最好的电解质。若以质子交换膜为电解质,可在图 1 右边电极接电源正极形成电解的阳极,在其上产生氧化反应2H2O = O2+4H++4e。左边电极接电源负极形成电解的阴极,阳极产生的氢离子通过质子交换膜到达阴极后,产生还原反应2H++2e = H2。即在右边电极析出氧,左边电极析出氢。 作燃料电池或作电解器的电极在制造上通常有些差别,燃料电池的电极应利于气体吸纳,而电解器需要尽快排出气体。燃料电池阴极产生的水应随时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