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市场供需现状及预测 牛肉是全世界人都爱吃的食品,是中国人的第二大肉类食品,仅次于猪肉,其蛋白质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味道鲜美,受人喜爱,享有“肉中骄子”的美称。牛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组成比猪肉更接近人体需要,能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对生长发育及手术后、病后调养的人在补充失血、修复组织等方面特别适宜。 牛肉蛋白质含量高达 20%,脂肪含量9%,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全部氨基酸,维生素 A 的含量比其他畜禽肉都高。牛肉富含 红素铁,是补血的好食品,同时,锌、硒、锰等微量元素和 B 族维生素含量也比较高。牛肉胆固醇含量低,肉质鲜美细嫩多汁,容易消化吸收。经常食用牛肉,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中医认为,牛肉有补巾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化痰息风、止渴止涎的功效。是全世界人都爱吃的食品。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在持续提高,冬季对牛肉的需求量有所增长, “牛肉火锅” 遍地开花,受到消费者的普遍欢迎,由此带动牛肉消费呈现持续增长的势头。从全国的形势看,民间牛肉消费市场潜力巨大,肉牛养殖产业应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1 .牛肉市场供需现状分析 1.1 国际市场的供需现状 1.2 国内市场的供需现状 : (1)优势: 1、肉牛生产已由西北牧区向农业经济优势区域转移,现已形成西北(包括甘肃、陕西、宁夏、青海、新疆、内蒙) 、中原(包括河南、山东、山西、河北、安徽) 、东北(包括吉林、辽宁、黑龙江) 、西南(包括云南、贵州、四川、重庆、西藏)四个肉牛产业带,且产销两旺,呈现出蓬勃生机。 2、屠宰加工企业不断增加,规模有所壮大,集约化程度有所提高;牛肉加工制品的品种有所扩展,加工技术有所突破;企业、市场与研究单位之间的交流合作日益频繁,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 3、肉类消费发生了明显的结构变化,呈现了从冷冻肉到热鲜肉,再从热鲜 肉到冷鲜肉的发展趋势,形成了“热鲜肉广天下,冷冻肉争天下,冷鲜肉甲天下”的格局。因此,肉牛加工也正朝着冻变鲜、大变小、生变熟、粗变精、散装变规格化的健康方向发展。 (2 )劣势: 1 、肉牛选育改良缺乏科学规划和统一部署,肉牛良种覆盖率低,个体贡献率不高。 2 、牛源日趋紧张,基础母牛群缺乏保护措施,“杀青弑母”现象较为严重,据业内人士保守估计,近年来全国基础母牛每年的下滑幅度在 1 5 %~2 0 %之间,有些地方接 6 0 %。 3 、牛肉品质低,分级标准、追溯体系、安全卫生等方面存在不足;优质牛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