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市第128 小学特色项目培育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为核心,以乡土特色教育活动为载体,以校园草根墨香文化为依托,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关健,在原有美术优势项目建设基础上,深入拓宽特色项目领域,丰富文化内涵,打造特色文化,提升办学品位,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二、创建背景 1、时代发展需要。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领域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被当作重中之重。随着课改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没有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宏伟目标就很难实现。目前,对于大多数的小学特别是广大农村小学而言,课程资源的匮乏 ,仍 是广大教师推进新课程的重要障 碍 。因 此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 利用,始 终 是新课程推进过 程中的一项重要任 务 。 在课程资源方面,农村小学相 对城 市小学要缺 乏 得 多。一方面,条 件 性 资源严 重不 足 ,如 场 地缺 乏 、媒 介 单 一等 ; 另 一方面,校外 课程资源中的博 物 馆 、图 书 馆 、科技 馆 就目前而言几 乎 没有,这 些 情 况 ,直 接 影 响 到农村小学新课程的实施 。所 以,农村小学课程建设必 须 发挥 农村特有的本 土资源优势,如 自 然 资源、社 区 资源、人文资源等 ,只 有充 分 开发和 利用农村当地的本 土资源优势,才 能 较 快 改变 农村小学课程资源相 对匮乏 的状 况 ,才 能 推进课程资源建设和 新课程的实施。但不能就此认为,农村学校课程建设的“软肋”在于“资源短缺”上。虽然城区学校的软件、硬件资源比农村学校要强些,但是农村小学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如自然资源丰富多彩、民风民俗异彩纷呈,得地利人和之优势的乡土资源往往是城市学校难以具备的。而校本课程的开发又是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它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之一。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是对课程内容的丰富和发展。 本特色项目是从可供课程利用的本土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角度,认识本土课程资源价值,探求本土课程资源开发模式,研究本土资源利用的的策略,从而促进农村学校新课程的有效实施。 2、学校发展需要。 学校特色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和发展的动力源泉,学校特色文化应有其发展的土壤和丰厚的载体。尹少淳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