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 63~64 页的内容。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掌握笔算方法,理解算理与方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进行自主优化。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探索算法与解决问题过程中,增强相互交流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三、教学重点在理解算理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四、教学难点理解乘的顺序以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五、教学准备课件六、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师生谈话:同学们,你们喜不喜欢看课外书啊?老师知道你们都是很爱学习的好2孩子,最近,图书室的阿姨准备购买一批新书,在购书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数学问题,你们愿意帮忙解决吗?2、回顾旧知:过渡语: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出示:每本书 24 元)师:她告诉我们什么?问题一:买 2 本书要多少元?谁会口算?(列式:24X2=48(元))。问题二:买 10 本书,又要多少元呢?(列式:24X10=240(元)),问题三:如果要买 12 本这样的书,又要多少元呢?我们该如何列式计算?(列式:24X12=)。师:同学们,你们以前学过这样的计算吗?3、引出新知:对比前面两题,这是一个新问题(板书:新问题),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来研究像这样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出示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二:算法探究1、估算:24X12 虽然我们不会计算,但是我们能不能估算出它的得数呢?估一估,24X12 大约是多少?预计如下方法:A:24 估成 20,12 估成 10,20X10=200。师:估算的结果是 200,你们猜一猜与实际的结果相比是估大,还是估小呢?3教师梳理:24 估成 20 估小了,12 估成 10 也估小了,所得的积肯定也偏小了。B:24 估成 20,20X12=240。C:12 估成 10,24X10=240。过渡:刚才同学的估计结果各不相同,到底谁估算的得数与实际的得数比较接近呢?应该怎么办?(需要计算出 24X12 的得数)2、自主探索算法:同学们,你能想办法算出 24X12 的得数吗?想想看,看谁能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想好了写在练习纸上。开始吧!教师进行巡视指导。(注意点:A、学生中都出现了哪些算法?B、哪几位同学出现了典型算法?)根据情况可提示:如果一种办法也想不出来的同学可以看看数学书第63 页的计算方法。对于部分算得快的学生,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