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腰三角形教学案例一、案例实施背景本节课是 2009-2010 学年度第一学期一节课,课堂中数学优秀生、中等生及后进生都有,所用教材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数学(上册)。二、案例主题分析与设计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数学(上册)。12 章第 3 节内容——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它是全等三角形的继续,是后面研究四边形等内容的基础,是“轴对称”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孩子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是培养孩子积极参与、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本节课将以“生活·数学”、“活动·思考”、“表达·应用”为主线开展课堂教学,以学生看得到、感受得到的基本素材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活动,并在活动中激发学生认真思考、积极探索,主动获取数学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形成,同时通过小组内学生相互协作研究,培养学生合作性学习精神。三、案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能应用性质解决相关问题。2、数学思考: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探究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联想、分析、归纳、猜想、概括的全过程。3、解决问题:通过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使学生形成对称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建模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团结合作、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四、案例教学重、难点1、重点:对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掌握与应用2、难点:对等腰三角形性质以及三线合一的应用的探究五、案例教学用具1、教具:多媒体平台及多媒体课件2、学具:矩形纸,任意一张纸.三角尺、量角器、剪刀六、案例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放一组幻灯片。斜拉索大桥,埃及金字塔,橱窗等生活中的等腰三角形,从而引出等腰三角形的概念.意图: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实验操作,探究规律教师发给每位学生一张方格纸、一张白纸。活动一:在方格纸上画出等腰三角形方格纸上学生画出各种等腰三角形(锐角等腰三角形、钝角等腰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意图:由于学生对等腰三角形已有初步的认识,通过画各种等腰三角形,进一步加深理解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同时为下面的“折”的实验作好准备。活动二:等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