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名词解释 1. 环境问题的概念 广义:由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生态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的问题。 狭义: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使自然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问题。2. 大气恒定组分:在地球表面上任何地方(约90 km 以下的低层大气)其组成几乎是可以看成不变的成分。主要由氮(78.09%)、氧(20.94%)、氩(0.93%)组成,这三者共占大气总体积的99.96%。此外,还有氖、氦、氪、氙、氡等少量的稀有气体。 3. 大气污染:大气中一些物质的含量超过正常本底含量,以至破坏人和生态系统的正常生存和发展,对人、生态和材料造成危害的现象。 4. TSP:总悬浮颗粒物,悬浮于空中,粒径为0.02~100µm 的颗粒物。 5. PM2.5:可入肺颗粒物,悬浮于空中,粒径小于等于2.5µm 的颗粒物。 6.干洁空气:自然大气(不包括不定组分)中除去水汽、液体和固体杂质外的整 个 混 合 气体,即 大气组成中的恒定组分和可变组分中的二 氧化 碳和臭 氧,简 称 干空气 7.光 化 学 反应 :一个 原 子 、分子 、自由基 或离 子 吸 收 一个 光 子 引起的反应 。 8. 水体:地表水圈 的重 要组成部 分,指 的是以相 对稳 定的陆 地为边 界 的天 然水域 ,包括有一定流 速 的沟 渠 、江 河 和相 对静 止 的塘 堰 、水库 、湖 泊 、沼 泽 ,以及 受 潮 汐 影响的三角 洲 与 海 洋 。 9. 水体污染:污染物进 入水体中,其含量超过水体的自然净 化 能 力,使水质变坏,水的用 途 受 到 影响。 2 10.水体富营养化:通常是指湖泊、水库和海湾等封闭性或半封闭性水体,由于生物营养元素的增加,促进藻类等浮游生物的异常增殖,使水质恶化的现象,是一种生态异常现象。这种现象在江河、湖泊中称为“水华”,在海洋上称为“赤潮”。 11. 生物化学需氧量(BOD) 定义:在好氧条件下,水中有机物由好氧微生物进行生物氧化,一定时间内单位体积水中有机污染物所消耗的氧量,测定结果以氧含量表示,单位为mg/L。 12.化学需氧量(COD) 定义:在一定条件下,由强氧化剂(重铬酸钾)对水中有机物进行氧化,1 升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量换算成氧气量即为化学需氧量,测定结果以氧含量表示,单位为mg/L。 13. 氧垂曲线:水体受到污染后,水体中的溶解氧逐渐被消耗,到临界点后又逐步回升的变化过程。 14.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