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检索实用教程》教案 教学目的: 信息获取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培养过程,具体内涵包括:了解信息需求及问题所在,制定信息检索策略,掌握信息检索技能,评价信息并根据实际用途,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科学地组织信息、使用信息,将信息融化到现有知识结构中。随着全球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际竞争越来越取决于各类高技术、高层次人才的质量与数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加强素质教育,多出具有竞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是高等教育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教学内容:共计32 学时 第一章 信息素质教育 教学要点 ·信息素质教育的内涵及目标 ·信息素质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本章主要讲述信息素质、信息意识的概念及内涵及信息素质教育的目标。分析当代信息环境特征及高校大学生信息素质现状,指出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时间安排:2 课时 教学方法:课堂授课 + 课外练习 第一节 信息素质教育的内涵及目标 一、信息素质 1、信息素质的概念 信息素质(Information Literacy ,也称之为“信息文化”、“信息素养”)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简单的定义为:人们能够敏锐地察觉信息需求,并能进行相应的信息检索、评估以及有效利用所需信息的水平。信息素质就是人们从各种信息源中检索、评价和使用信息的能力,是信息社会劳动者必须掌握的终身技能。 2、信息素质的内涵 第二节 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二、信息意识 1、信息意识的定义及内容 信息意识是人们对信息捕捉和需求的意识。是人们利用信息系统获取所需信息的内在动因,表现为对信息的敏感性、选择能力和消化吸收能力。它具体包括人们对信息的敏锐感受和理解,对信息在工作、学习、科研等各个领域重要性的领悟。 2、为什么要提高信息意识? 三、信息环境及信息素质教育 1、当代信息环境特征描述 (1)信息超载严重(2)信息失衡明显(3)信息污染成灾(4)信息障碍加剧(5)信息犯罪增多 2、解决信息环境问题的对策及措施 3、信息素质的教育内涵 2 4、我国信息素质教育发展中的问题 第二节 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一、教育方法 1 、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彰显图书馆资源优势2 、自主创新与信息素质3 、教育方法 二、信息素质培养途径与教学探索 1、大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途径 2 、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建构创新理念 第二章 信息概论 教学要点 ·信息、信息检索的概念及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