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导论 参考书籍 基础生命科学(II)吴庆余 高等教育出版社 生命科学导论 张惟杰 高等教育出版社 现代生命科学概论 黄诗笺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章 绪论 本讲内容 一。什么是生命 二。为什么要学习生命科学 社会发展的需求 生命科学与每个人 生命科学自身发展的需求 三。学什么 四。如何学习 一。什么是生命 从生物学角度的定义:由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组成的多分子体系,它具有不断自我更新、繁殖后代以及对外界产生反应的能力. 从物理学角度的定义——“负熵”:热力学第二定律——任何自发过程总是朝着使体系越来越混乱、越来越无序的方向,即朝着熵增加的方向变化。生命的演化过程总是朝着熵减少的方向进行,一旦负熵的增加趋近于零,生命将趋向终结,走向死亡。 从生物物理学角度的定义:从生物物理学角度的定义的三要素:物质、能量、信息。在生物体的整个运动过程中,贯穿了物质、能量、信息三者的变化、协调和统一。 “生命”的完整的、系统的定义:生命是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具有不断自我更新能力的多分子体系的存在形式,是一种过程,是一种现象。 生命的一些特点 生命是自复制、自适应、自组织的开放信息系统,它具有进化,对环境做出反应,不断自我更新的属性。 生命的基本特征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组成单位。 新陈代谢、生长和运动是生命的基本功能。 生命通过繁殖而延续。 生物具有个体发育和系统进化的历史。 应激反应,适应环境。 注意:病毒的特殊性。 新陈代谢——获得和利用能量 根据获得能量的方式,可将生物分为两大类: 1. 自养生物:利用外界的太阳能或其它热能将 CO 2 生成为有机化合物的生物,包括所有植物和某些细菌。 2. 异养生物:自身不能利用外界的太阳能或其它热能将 CO 2 合成为有机化合物,只能利用现成有机化合物作为能量来源的生物,包括所有动物和真菌,绝大多数细菌和病毒。 发育——个体的生活史 非细胞形态的病毒和单细胞的细菌——无。 多细胞动植物都有特征性的生活史: 蝴蝶的羽化:幼虫变蛹,羽化后变为成虫。 青蛙的变态: 由蝌蚪转变为青蛙。 哺乳动物的发育: 青春期,进入性成熟。 冬小麦的春化: 由营养生长进入生殖生长。 个体的阶段发育伴随着形态和生理变化。 应激反应,适应环境 生态水平:随季节气候变化的居群调节。 种群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