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姜栽培技术规范 1 产地环境 1 .1 环境质量安全要求 生产基地及周围的生态环境要好,土壤、大气、水体不受污染,各项环境指标符合无公害生产要求,应选择远离城镇、医院、垃圾场、工业污染源及禽畜集约化养殖等地块。无公害生姜生产的环境条件应符合 gb/t18407.1-2001 的要求。 1.2 土壤要求 生姜根系不发达,在土壤中分布浅,吸水吸肥能力差,既不耐旱又不耐涝,因而姜田应选择上层深厚、有机质丰富、保水保肥、能灌能排、呈微酸性反应(PH 值 5-7 为宜)的肥沃壤土或沙壤土。 有条件的地方,最好实行 3-4 年以上的轮作。一般说来,近2-3 年内发生过姜瘟病的地块不可种姜。选定姜田后,通常于前茬作物收获后进行冬耕,冬季经雨雪风化,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有效养分含量。 1 .3 温度、日照、肥水的要求 姜喜温暖湿润的环境条件,不耐低温霜冻,16℃以上开始萌芽,幼苗生长适温20~ 25℃,茎叶生长适温25~ 28℃,15℃以下停上生长。姜喜弱光,不耐强光,在强光下,叶片容易枯萎,农谚有“生姜晒了剑(新叶)等于要了命”,应先适当阴蔽的地方栽种。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对水分要求严格,既不耐旱也不耐湿,受旱则茎叶枯萎,生长不良,高温高湿,排水不良易致病害。对三要素的要求,全生育期吸收氮、磷、钾比例为 11:1:1.61。 1 .4 前茬要求 芋、红薯、茄子、烤烟等不宜作为其前茬作物。最好与水稻、葱蒜类及瓜、豆类作物轮作。 2 育苗 2 .1 种子 2 .1 .1 种子质量 选用抗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的双排姜、肉姜等高产品种,我省一般为黄姜,以老熟留下的姜种为宜。要求姜种姜块肥大、丰满、皮色光亮、肉质新鲜不干缩、不腐烂、未受冻、质地硬、无病虫害。 2 .1 .2 播种量 生姜的播种量受姜块大小和种植密度的影响,是姜农尤其是新发展姜区姜农关心的主要问题。一般高产优质栽培用种块大,用种量也多,每亩 500 千克左右。若一般地块或新发展姜区,用种量可略少,但不能低于300 千克。事实上,用种量多虽当时投资高些,但姜种不烂,还可回收,故消耗性投入并不高,所以生产上只要条件具备,应尽量用适当大些的姜块做种,有利于生产,提高效益 。一般每 667m2 种植 5500 株左右,每 667m2 用种量为 400-500kg。 2 .1 .3 种子处理 2 晒 姜 困 姜 : 于 适 期 播 种 前 20-30 天 , 春 分 前 后 , 平 铺 在 草 席 或 干 净 的 地 上 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