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教师用书独具) ●课标要求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如荒漠化),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课标解读 1.知道荒漠化的含义及其发生的基本过程,能运用荒漠化的概念判断一些实际问题。 2.了解西北地区的大致范围、自然特征及其形成原因,能解释荒漠化发生的自然原因。 3.理解人为因素对荒漠化发生和发展的影响。 4.理解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5 .掌握其他土地退化问题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的分析思路。 (教师用书独具) ●新课导入建议 近几年,沙漠旅游深受人们喜爱。宁夏的沙漠并非全国最多,其沙漠旅游却独步全国,有“塞上归来不看沙”的美誉。首批全国两个 5A 级沙漠旅游景点——沙湖和沙坡头,全在宁夏。沙湖是茫茫沙漠中的一片湖区,过去人们在湖中打鱼谋生,周围的沙漠毫无用处,而现在独特的沙水风光给当地带来的年收入已超过亿元。沙坡头是我国首创的用草方格固定沙丘,保护铁路的杰作。巨网般的草方格里长满了沙生植物,使包兰铁路在沙漠中安然无恙。沙坡头因而荣获了全球环保500 佳的殊荣,被称为“世界治沙的奇迹”。宁夏沙漠旅游业的发展让我们看到沙中也有“黄金屋”。 问题:近些年来,我国土地沙漠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导入新课 ●教学流程设计 课前预习安排:①看教材 P36~38 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 1、荒漠化含义”,并完成【思考交流 1】;②看教材 P39 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 2、荒漠化的危害”,并完成【思考交流 2】;看教材 P39~40 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 3、荒漠化防治”,并完 成【 思考 交 流3 】; 建 议 同 学 之 间 可 进 行 讨 论 交 流 。→错误!→错误!→错误! ↓ 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 课 标 解 读 重 点 难 点 1 .知道荒漠化的含义及其发生的基本过程,能运用荒漠化的概念判断一些实际问题。 2 .了解西北地区的大致范围、自然特征及其形成原因,能解释荒漠化发生的自然原因。 3 .理解人为因素对荒漠化发生和发展的影响。 4 .理解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5 .掌握其他土地退化问题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的分析思路。 1 .荒漠化的含义。(难点) 2 .荒漠化的成因。(重难点) 3 .荒漠化的防治。(重难点) (见学生用书第 3 0 页) 荒漠化的含义 1 .含义 指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所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