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延安》教学模式介绍朗读激趣式诗歌教学模式。《语文课程标准》对诗词学习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朗读激趣式诗歌教学力求使学生在吟诵中感受诗词的音乐美,在教师引导下炼字品句感知诗词图画美,通过简介背景来理解诗情。设计思路说明主要采取朗读激发兴趣模式教学。必须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特别是对延安精神的理解。学生对于那段历史比较陌生,教师必须充分考虑这一点,让学生采用多种方式,更多的去了解延安的历史和陕北的风土人情。诗人贺敬之的经历与创作的特色,也要进行前期的调查。可以说这节课上得成功不成功,关键看前面的铺垫和课上朗读的细致指导。这无疑也对教师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备背景,备朗读,备情感。教材分析这是一首以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的新诗,蕴含着丰富的感情,情真意切,明白晓畅。在教学时,可以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范读、齐读、分小组读等,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以领会诗人对革命圣地延安真挚而热烈的感情,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诗人热爱革命圣地延安,热爱革命事业和革命人民的思想感情。深刻领会“延安精神”以及诗人重返延安的激动心情;2、 体会诗中运用比兴方法和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现力量;3、 理解“信天游”这种民歌形式,体会诗的艺术特色;◆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了解诗人热爱革命圣地延安,热爱革命事业和革命人民的思想感情;2、深刻领会“延安精神”以及诗人重返延安的激动心情。◆课前准备欣赏陕北民歌信天游的相关视频,了解陕北风土民情。查找资料,了解革命圣地延安。◆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设情激趣,导入新课播放视频,请学生欣赏“信天游”歌词,谈一谈信天游。小结“信天游”的基本特点:①章法上:两句一节,节数不定。②韵律上:几节一韵,或一韵到底。③语言上:七言为基本句式,可长可短,灵活自由。④艺术上:多用“比兴”手法。二、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贺敬之:(学生查找和交流作者的经历成就,能更好的走进作者,体会作者的情感。)现代著名诗人和剧作家。1924 年生,山东枣庄市峄(yì)县人(今山东台儿庄)。15 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6 岁到延安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17 岁入党。1945 年和丁毅执笔集体创作我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获 1951 年斯大林文学奖。这是我国新歌剧发展的里程碑,作品生动地表现出“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