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课题名称:学科年级:六年级数学教材版本: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一、教学难点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本节课“圆锥的体积”是在学生学习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基础上,认识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体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践,感知圆锥的体积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具体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明晰(学生懂)、具体、可操作、可以依据练习测试题)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参与实验,从而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解决一些有关圆锥体积的实际问题。2、通过实验推导圆锥体积公式的过程,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并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总结归纳的学习方法。3、通过实验,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内在联系,渗透转化思想,并感受发现知识的快乐,激发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公式,能正确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此前,学生对有关体积的计算掌握的还比较熟练,前几节课学习的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圆柱的体积掌握的相当不错,也还是记忆犹新。预习设计是让学生自制一个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画出流程图)(一)复习准备1.我们每组桌上都摆着几何形体,哪种形体的体积我们已经学过了?举起来。这是什么体?(圆锥体)(板书:圆锥)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圆锥体,这里有几个画好的几何形体。(出示幻灯)一起说,几号图形是圆锥体?(2 号)(指着圆锥体的底面)这部分是圆锥体的什么?(底面)(指着顶点)这呢?哪是圆锥体的高?(指名回答。)(用幻灯出示几个图形。)在这几个圆锥体中,几号线段是圆锥体的高,就举几号卡片。(学生举卡片反馈)你为什么选 2 号线段呢?为什么不选 3 号、4 号呢?(指名回答)那么这个圆锥体的高在哪呢?(在幻灯上打出圆锥体的高。)看来,同学们对于圆锥体的特征掌握得很好,这节课我们就重点研究圆锥的体积。(板书,在“圆锥”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