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板书技能 在教学中,教师为了有效地传递教学信息,不仅需要严谨流畅、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亲切自然、端正大方的教态,还必须有文字规范、设计优美的板书和板画,并与其他教学形式相结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一、板书技能的概念 板书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课题。所谓古老,是说自从有了文字板书就开始在教学中应用,就是从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创造教学法以来,也已有 300多年的历史。说它年轻,是 20世纪 80年代以后,各国在板书的利用上发展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如板书图示教学法、纲要信号教学法等。近年来,又发展了一门新的学科——板书学。本节所讲的板书技能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黑板以凝练的文字语言、图表和符号等形式,传递教学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 板书、板画既是教师应当具备的教学基本功,又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教学技能。独具匠心的板书和板画,既有利于传授知识,又能发展学生的智力;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启迪学生的智慧、活跃学生的思维;既能产生美感陶冶情操,又能影响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人们把精心设计的板书称为微型教科书。 二、板书的作用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递教学信息的有效手段,对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即使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断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教师深刻地认识到,在教学活动中,板书绝非可有可无,它影响着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每一项教学活动,关系到每一教学要求的落实,影响到每堂课的教学效果。好的板书集中了整个教学方案的精华,运用得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增强语言教学效果,辅助口头语言传递信息 尽管教学语言是课堂交流教学信息的主要方式,但它转瞬即逝,不易长时记忆。而作为口头语言辅助工具的板书,能简明扼要、提纲挈领、条理分明地把教学内容表现出来,使视听两种感官相结合。由于板书和口头语言两种信号的协同作用,使得口头语言所表达的内容更明确、更突出,因而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大脑中所储存的信息,通过各种感官的学习比率是不同的,有 83%是通过视觉学习获得的,11%是通过听觉获得的,其余是通过其他感官获得的(嗅觉 3.5%,触觉 1.5%,味觉1.0%)。可见视觉对于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某大学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两个英语水平相同的班,5分钟内用同样的方法教学生一个陌生的句子。不同的是,甲班边讲边板书,乙班只是口头讲解不板书。结果, 甲班有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