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九章多室模型

第九章多室模型_第1页
1/10
第九章多室模型_第2页
2/10
第九章多室模型_第3页
3/10
1 第九章 多室模型 用单室模型模拟体内过程,处理方法虽简单,但应用上有局限。既然把整个机体看作一个隔室,严格来说,进入体内的药物就必须迅速完成向可分布组织、器官与体液的分布,使药物在血浆与这些组织器官、体液间立即达到动态平衡的分布状态。实际上,由于体内各部分的血流速度不同,达到动态平衡是需要一定时间的。也就是说,绝对符合单室模型的药物是不存在的,只是为了简化数学处理,将分布速度相差不大的组织或体液合并成了一个隔室。对某些药物而言,其达到分布动态平衡的时间较短,以至可以忽略不计,这类药物可用单室模型近似处理分析它的体内过程。也有不少的药物,体内各部位分布速度差异比较显著,分布速度较快的组织、器官和体液连同血浆构成一个隔室属于,称为“中央室”, 分布速度较慢的组织、器官和体液等部分,称为“周边室”(外周室),从而构成 “双室模型”。一般而言,血流丰富的组织器官如心、肝、脾、肺、肾等归属于“中央室”,而血流贫乏的如肌肉、骨骼、皮下脂肪等“周边室”。由于肝肾这两个主要的消除器官都归属于“中央室”,多室模型药物的消除仅发生在中央室。 有些药物还需要用三室或更多的模型来表征,它们都是由一个“中央室”和若干个“周边室”组成。理论上,药物动力学可以建立任何多室模型,但从实用角度看,四室以上的模型很少见。同一药物随着实验条件和处理方法的不同,可分成不同的隔室。分得合理与否,主要看它是否于实际情况相符,也要考虑数据处理是否简单易行。 第一节 二室模型静脉注射 一、模型建立 静注后,药物首先进入中央室,再逐渐向周边室转运,在中央室按一级过程消除,可用下面的模型图表示: X0 为给药剂量;Xc 为中央室药量;Xp 为周边室药量;k12 为药物从中央室向周边室转运的一级速度常数;k21 为药物从中央室向周边室转运的一级速度常数;k10 为药物从中央室消除的一级速度常数。 X0 Xc Xp k12 k21 k10 2 若药物的转运均服从一级速度过程,即药物的转运速度与该室的药物量成正比,则可用下列微分方程组来描述其转运速度: 二、血药浓度与时间的关系 上述微分方程采用拉氏变换可求得: 式中α 称为分布速度常数或快配置速度常数;β 称为消除速度常数或慢配置速度常数。它们分别代表两个指数项即分布相和消除相的特征,由模型参数k12、k21、k10 构成,α 和β 又称为混杂参数,由下式计算: α 和β 和模型参数间有如下关系: Xc...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第九章多室模型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