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经贸大学教案纸 1 第二章 当代世界环境问题 第一节 环境问题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 什么是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理解。从广义上理解:由于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生态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的问题,都是环境问题。狭义理解:只是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使自然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问题。 二、环境问题的分类 环境问题是多方面的,从引起环境问题的根源考虑,可将环境问题分为两类: 1 、原生环境问题(第一环境问题):由自然因素引起的环境问题。如洪水、干旱、风暴、地震、海啸、滑坡等自然灾害,自开天辟地以来就存在。对于这类环境问题人类目前尚不可避免,对其抵御能力很弱,只是可以采取措施尽量减少它的消极影响和破坏,但难以阻止。 2 、次生环境问题: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根据其性质不同,又可分为: ①生态环境破坏:指人类不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或进行大型工程建设,超出了环境承载力,使生态环境质量恶化或自然资源枯竭而引起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如:植被破坏引起的水土流失、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大面积开垦引起的土壤沙漠化、沙尘暴肆虐;乱采滥捕引起的珍稀动物灭绝等。其后果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有的甚至不可逆转,如生物多样性的变化,黄土高原的变迁,要恢复需要很长时间。 ②环境污染:主要指人口激增、城市化和工农业生产将大量污染物排入环境使环境质量下降,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则称环境污染。具体地说,环境污染是指的有害物质,主要是工业的“三废”(废气、废水、废渣)对大气、水体、土壤和生物的污染。另外生活污水、农业退水均可造成污染。 环境污染----由物质引起的污染:如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停止排放后,污染并不能马上消失,还会存在很长时间。 环境干扰------由物理因素引起的污染:如噪音、热污染、放射性污染、电磁辐射等。干扰源停止排放能量以后,干扰立即或很快消失。 总之,环境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与环境的不协调所引起的问题。环境科学研究的主要是次生环境问题,但原生和次生环境问题也不可能是截然分开的。二者常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比如:大气污染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由于气候变暖使海平面上升,加重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反之,由于火山爆发、地震等自然灾害也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 三、环境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