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建筑供热、供暖节能技术 8—1 供暖系统的构成? 热源(锅炉等设备)一热网、输送系统(水泵及管网)一热用户(末端设备、散热设备);由热源、热网和热用户组成的系统,称为供暖供热系统。 8—2 热源的种类有哪些? 集中供热热源有:热电厂余热(蒸汽和热水)、区域锅炉房(蒸汽和热水)、工业余热、地热水供热、热泵机组、直燃机。 8—3 什么是供暖供热系统节能? 实现供暖供热系统节能,首先,需要提高两个效率,即锅炉运行效率和管网输送效率;其次,是提高末端设备的换热效率。 其中,锅炉运行效率为锅炉产生的、可供有效利用的热量与其燃烧的煤燃气、油所含热量的比值。在不同条件下,又可分为锅炉铭牌效率(又称额定效率,指锅炉在设计工况下的效率)和锅炉运行效率(指锅炉实际运行工况下的效率)。为实现供暖供热系统节能,必须强调提高锅炉运行效率。而室外管网输送效率为管网输出总热量<输入总热量减去各段热损失)与管网输入总热量的比值。 通过几个方面能效比的提高,在保证用户的需求的条件下,降低供暖系统的能耗,降低运行成本。 8—4 什么是供热系统综合能效指标? 供热系统综合能效指标,考虑了系统的总耗能量,包括燃料消耗量和相关电力消耗量,从而把耗煤量和水输送系数两个指标结合。 &=R∑Qf/∑Qz 式中 &——供热系统综合能效指标; R ——室温合格率; R∑Qf——达到热用户要求室温的有效热量; Qz——系统年耗能量,包括热源的燃料耗热量与系统用电设备电力消耗的折合热量。 8—5 供暖供热系统能耗过高的原因? (1)建筑围护结构的能耗损失与建筑形式、使用功能、所在地域、建筑材料等因素有关。 (2)供暖供热系统能耗损失与设计、系统形式、供热方式、输送方式、管网平衡、系统调试、运行管理等因素有关。 (3)在技术方面,供暖供热设计往往存在不利于节能的先天性缺陷,如设计热负荷偏高,因而选用设备偏大,形成锅炉低负荷运行,水泵大流量运行等;运行管理水平低、能耗大,如供暖运行方式不合理、缺少科学的运行调节等。 8—6 供暖供热系统可以从哪些方面开展节能? 为推进供暖供热系统节能,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设计前期与建筑协调配合,做好负荷模拟,有条件的应对同地域同类项目进行负荷调研,合理配置热源负荷,确定供热系统方式、输送方式;系统设计外网应注意水力失调,室内管网必须做水力平衡计算;有条件应合理配置成熟的自控管理系统。 (2)施工时应确保设计要求的落实,确保材料、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