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灌溉与城镇供水工程经济评价 第一节 灌溉工程的类型和灌水方法 -、灌溉工程类型 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将灌溉工程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照水源类型可分为地表水灌溉工程和地下水灌溉工程;按照水源取水方式可分为无坝引水工程、低坝引水工程、抽水取水工程和水库取水工程;按照用水方式又可分为自流灌溉工程和提水灌溉等工程。 灌溉工程的类型取决于水源的水文地理、农业生产条件及科学技术发水平方面等。当灌区附近水源丰富,河流水位、流量均能满足灌溉要求时,即可选择适宜地点作为取水口,修建进水闸引水自流灌溉。在丘陵山区,灌区位置较高,河流水位不能满足灌溉要求时,可从河流上游水位较高处引水,借修筑较长的引水渠以取得自流灌溉的水头,此时引水工程一般较为艰巨;在河流上修建低水坝或水闸抬高水位,以便引水自流灌溉,这与无坝引水比较,虽然增加了拦河闸坝工程,但可缩短引水干渠,经济上往往也是合理的。若河流水量丰富,而灌区位置较高,则可考虑就近修建提灌站,这样的干渠工程量小,但增加了机电设备投资及其年运行费。当河流来水与灌溉用水不相适应时,即河流的水位及流量均不能满足灌溉要求时,必须在河流的适当地点修建水库进行径流调节,以解决来水和用水之间的矛盾,并可综合利用河流的水利资源。采用水库取水,必须修建大坝、溢洪道、进水闸等建筑物,工程量较大,且常会带来较大的水库淹没损失,投资也较大。 对某一灌区,可综合各种取水方式,形成“蓄、引、提”相结合的灌溉系统。在灌溉工程规划设计中,究竟采用那种取水方式,应通过不同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比较,才能确定。 二、灌水方法 根据灌溉用水输送到田间的方法和湿润土壤的方式,可将灌溉方法大致为地面灌溉、渗灌和滴灌及喷灌三大类。 1 、地面灌溉 地面灌溉是当水进入田间后,靠重力和毛细管作用浸润土壤的一种灌溉方式,这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灌溉方式。按湿润土壤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畦灌、沟灌、淹灌和漫灌4种方式。 地面灌溉是一种传统的灌溉方法,比较简单,但是,对地形地势要求比较严格,且用水量大,尤其是漫灌,田间不建任何工程,灌溉时任由水在地面上漫流,均匀性差,水量浪费大。 2 、渗灌和滴灌 1 )渗灌:又称地下灌溉,系在地面下铺设管道系统,将灌溉水引入田间耕作层中,靠毛细管作用自下而上湿润土壤。优点是灌水质量好,蒸发损失少,少占耕地,便于机耕;缺点是造价高,易堵塞,检修难。 2 )滴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