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拍卖中的欺诈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 1)雇佣出价或托标雇佣出价是卖方雇佣出价人(或卖方)扮作竞买人故意人为地抬高被拍卖物品的出价。雇佣出价通常发生在拍卖价值较高的物品且竞买人对这些物品估价差异较大的情况下,这样卖方就能从雇佣出价中获得较高的收益。随着在线拍卖的迅速发展,雇佣出价已成为电子商务中最主要的一种欺诈行为。由于网上难以确认买卖双方的身份,使得卖方更容易以虚假的身份对自己拍卖的物品进行竞价。 ( 2)投标屏蔽(Bid Shielding)两个投标者在一个拍卖中串谋。一个投标者投一个低价标,另外一个投一个很高的标。然后在投标快结束时,高价投标者撤标,从而导致低价标中标。 ( 3)投标联盟-拍卖中的制度化共谋[3]投标联盟的定义:在“投标联盟”中,代理首先在内部进行“预投标”;根据预投标的结果,投标联盟里面的成员按照一定方式投标;有时还在拍卖结束后发生一些金钱的交易。投标联盟在第二价拍卖的条件下有组织串谋的特征。在可替代物品或互补物品的多元拍卖中同样存在此现象。也提出了第一价拍卖的投标联盟协议。最后,我们给出一些案例表明投标联盟在任意的拍卖机制下的自我协作协议。在拍卖过程中,一组竞买人合谋而形成一个圈。圈内的成员承诺互不竞争。拍卖结束以后,如果圈内的某一成员中标,则该物品在圈内成员之间再次拍卖,将第一次拍卖价格与第二次拍卖价格之差作为利润在圈内成员之间分配。网络使得圈的形成更加容易,竞买人可以使用加密机制使他们的聊天室形成一个圈 ,即使缺乏这种集中的聊天室,如果竞买人的身份相互都知道,也很容易形成圈。设置保留价格能有效地减少圈的形成。 ( 4)故意错误描述或伪劣产品或脏物卖家故意错误描述产品特征或卖家销售的是伪劣产品或销售偷来的东西。 ( 5)费用陷阱卖家在拍卖结束后增加包装费等费用。 ( 6)不发货或不付款卖家根本不发货或买家不付货款。 ( 7)拒收或声明丢失损坏买家收到商品后拒收,然而,买家用损坏的商品替代最初的商品或者买家声明物品被损坏并拒绝付款。 ( 8)拍卖笼子卖家建立拍卖只是为了获得买家的名字和信用卡号。在线拍卖完整性的主要威胁包括:雇用出价、出价抽取、出价保护、提供的物品与描述的不符、销售非法的物品等。雇用出价是卖方假装买方提交出价来提高被拍卖物品的价格。例如,卖方可以用一个别名注册, 好像是一个独立的竞买人在提交出价。在出价抽取中,卖方观察他感兴趣的竞买人的E-mail 地址,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