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犯个别教育案例 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在不断的交往中成长着,在校园里,每一次的师生接触都是一次很好的教育案例,每一个教育案例都会给我们很有意义的启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个别生教育案例,一起来看看吧! 罪犯个别教育案例案例一 一、基本情况 罪犯冯某,男,40 岁,初中文化程度,已婚。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死缓,2007 年 4 月 19 日投入我监服刑改造。 冯犯自从初中毕业后,在家务农或打临时工,平时好赌。2003 年 6 月 15 日 19 时许,冯犯碰见欠其赌债的邓某,即向其追讨赌债,双方因此发生争执并打斗。期间,冯犯用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向邓某背部刺了一刀后,致使邓某逃后因失血过多死亡。 该犯家中有老有小,一家收入仅靠妻子教书所得来维持 。家庭 负 担 较 大。对 自己 漫 长的刑期根 本无法 接受 。更 无法 想 象 自己 该怎 么 去 面对 。故从入监队 调 到 四 监区 以 来,终日不知 所为,虽 然 不曾 发生违 规 违 纪 行 为,但 无改造目 标 ,劳 动 主 动 性 不强 ;性 格 内 向,与 同 改之 间关 系 不和 谐 ;容 易 产生消 极 、悲 观 的情绪 或过激 的行 为;对 于 家庭 该犯非 常 矛 盾 ,一方面自责 心 强 烈 ,认 为是自己 害了家人 ,觉 得自己 无脸 面对 家人 ,一方面又 渴 望 亲 情的关 怀 ;故该犯经 常 夜 里哭 泣 ,经常失眠。甚至在给家人的信中写有“只有死亡才能解脱”的字眼,有较强烈的自杀倾向。 二、自杀倾向的成因分析 (一)冯犯内向不稳定,自我责问心过强,对亲人有强烈的内疚心。认为自己的存在是家人的耻辱。只会给家人带来伤心和灾难。也认为家人也会因此看不起自己。改造压力非常大。又由于他纳于言辞,没有朋友,少了可以倾诉的对象。所以心理积累越来越大,必然会导 致轻生的念头。 (二)冯犯年龄偏高,已过中年。且刑期漫长,改造信心严重不足。觉得自己改造前途渺茫,无法看到改造的希望和自己的亮点。 (三)冯犯的环境适应能力非常差,自我定位仍很模糊。对于监狱这个陌生又威严的环境产生极强的畏惧和抵触心理。很难正确去接受和面 对。 三、个别 教 育 措 施 (一)与 冯犯建 立 良 好 的警 囚 关 系 ,以确保 以后 的谈 话 能较顺 利 地 开 展 。运 用 尊 重、温 暖 、真 诚 和关 心等 关 系 技 能,以取 得冯犯的信任 ,认真 观 察 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