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药典微生物检测精要 培训小结 一 微生物实验室规范 重要的控制点:无菌技术、培养基控制、菌种控制、设备操作与控制、数据记录与实验室布局和运作、员工培训等。 1 无菌技术:防止和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操作方法和管理方法。可通过无菌环境、灭菌、消毒、卫生要求、无菌操作技术等手段来实现。 2 培养基:是微生物实验工作的核心。包括培养基制备、培养基储存、培养基质量控制。 2.1 培养基制备 2.1.1 根据既定的目的选用正确的培养基 2.1.2 参考生产商的COA和说明书:关于配制、储存和菌种选用等。 2.1.3 所用的水应为去离子水或蒸馏水,应记录用量。 2.1.4 成分的称量应用校准过的天平,根据称量量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天平。使用清洁的容器和工具(<1051>玻璃器皿清洁)以防外来污染和抑制剂。应记录称量量。 2.1.5 加热帮助溶解时应防止过度加热,通常培养基颜色变深说明加热过度了。 2.1.6 灭菌条件: 灭菌参数应验证,验证应同时考虑无菌和培养基生长能力 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或过滤灭菌。湿热灭菌应考虑装载分布,加热速度过慢会使培养基过度加热,通常为 121℃ 15min,此时间是指培养基温度达到 121℃后 15min。 保证最低 SAL,在无菌和过度加热之间平衡。 与污染物分开灭菌 消毒结束后,不应在灭菌柜中储存培养基,过度加热会影响培养基颜色、澄清、pH和凝固能力。 2.2 培养基储存 2.2.1 制备培养基的储存 琼脂培养基易受冷冻影响,低于 0℃会破坏凝胶结构。 应避光避热,密封防止水分蒸发(建议使用螺旋盖的瓶子密封,保存时间长)。 2.2.2 培养基融化 不能超过一次,以防过度加热或潜在污染。 融化可采用水浴、流通蒸汽或微波炉加热。微波炉加热宜采用少量多次,以防过度。 培养基融化后在 40-50℃水浴中储存不应超过 8 小时,浇制平皿前应擦干以防污染。 2.2.3 培养基标示 培养基名称 批号、制备批号 制备日期、有效期 2.2.4 有效期确定 根据成分、配方、容器、储存条件等确定 有生长能力试验数据支持 2.2.5 应在验证过的条件下储存 2.2.6 重要区域环控用培养基必须 双层包装 最终灭菌,否则进行全数培养及用前检查 2.2.7 根据当地生物危险品安全程序处置过期培养基 2.3 培养基质控 2.3.1 灭菌后培养基检查 2.3.1.1 生长能力 每批制备的培养基均需进行 测试菌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