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超高危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血脂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cardiovasculardisease,ASCVD)在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EAS)血脂异常管理指南中已 定 义 为 " 极 高 危 " , 但 ASCVD 患 者 主 要 不 良 心 血 管 事 件(majoradversecardiovascularevents,MACE)的再发风险存在差异。2018 年美国心血管病学会(ACC)与美国心脏协会(AHA)发表了胆固醇临床实践管理指南,将 ASCVD 患者的风险进一步细分为极高风险和非极高风险患者,并进行不同的治疗推荐,强调极高风险人群在高强度/最大耐受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的同时,也提出了非他汀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推荐。2017 年 ACC 专家组就"非他汀类药物治疗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及 ASCVD 管理中的作用"制定了专家共识。但是,我国人群对于大剂量、高强度他汀类药物治疗的耐受性和安全性较差,患者发生肝毒性、肌肉毒性的风险明显高于欧美国家患者,而中等强度他汀类药物治疗即可使我国的大多数患者 LDL-C 达标。此外,除了单一高强度的他汀治疗,联合降脂方案也可显著降低患者的 LDL-C 水平。因此,本共识专家组对 ASCVD 危险分层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标准,找出超高危 ASCVD 患者,推荐相应的降脂治疗方案,更加明确地指导 ASCVD 的二级预防。一、超高危 ASCVD 人群的定义€—汽俺临床 ASCVD 包括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心肌梗死(myocardialinfarction,MI)史、稳定或不稳定心绞痛、冠状动脉或其他血管重建术、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周围血管病变(peripheralarterydisease,PAD)等,以上均为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疾病。(一)ASCVD 二级预防的风险因素评估全面评价 ASCVD 总体危险是防治血脂异常的必要前提。既往指南大多评估患者的 10 年总体发病风险,分为低、中、高和极高危,ASCVD 患者直接列为极高危人群。然而,即使在 ASCVD 患者之间,再次发生ASCVD 事件的风险也截然不同:其 10 年严重血管事件的再发率在 17%,其中 18%的人再发率<10%,22%的人再发率>30%。ASCVD患者 1 年内面临极高的再发事件风险,中国国家卒中登记处入选 11560例患者,结果显示有 17.7%的患者 1 年内卒中再发。国外亦有硏究发现,患者发生 ACS 后 1 年内再发缺血性事件的风险为 9.2%。丹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