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工程施工内容及控制要点一、本工程施工技术特点(1)地下室大放坡无支撑挖土施工(人员组织及项目部施工技术力量等、对施工有可能带来的难度进行分析),固定人员随时检查基坑周围情况,放坡采用 1:1.00 放坡(编制专项方案)由支护单位进行喷锚。(2)场内排水(因地下室自涌水较大,大量的雨水及地表水需排出场外、充分考虑排水量及给挖土带来的难度),采用水泵 24 小时值班抽水(3)地下室防水本工程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一极防水,由于基坑降水的效果很难达到预定的目的,垫层上总会有潮湿或明水存在,这对防水层施工带来一定的困难.采取措施:①、地下室桩机施工前已进行土夹石换填 1 米,防水基层一定要干净,而且基层要处理平滑,不得有局部凸起或凹陷,否则在上部荷载的作用下易引起防水层局部破裂,从而影响防水效果。②、无论是热熔施工,还是冷贴施工,在保证卷材搭接长度的同时,必须将搭接部位满粘。该处的粘结质量是底板防水的重要环节,必须逐个检查。③、因底板上一般有集水坑,集水坑内的防水是防水施工的难点,也是薄弱环节,因此,在集水坑内施工,一定要确保接缝质量、搭接长度及附加层的质量。④、浇筑该混凝土保护层时,应特别注意保护好已施工完垫层上的防水层。(4)施工缝和后浇带的留置和处理施工缝的设置与处理1)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确定,并宜留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施工缝的留置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柱:宜留置在基础、楼板、梁的顶面,梁和吊车梁牛腿、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②与板连成整体的大截面梁(高超过 1m),留置在板底面以下 20~30mm 处。当板下有梁托时,留置在梁托下部;③单向板: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④有主次梁的楼板,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中 1/3 范围内;⑤墙: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 1/3 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⑥双向受力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拱、穹拱、薄壳、蓄水池、斗仓、多层刚架及其他结构复杂的工程,施工缝的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置。2)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已浇筑的混凝土,其抗压强度不应小于 1.2N/mm²;②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应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以及软弱混凝土层,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且不得积水;③在浇筑混凝土前,宜先在施工缝处刷一层水泥浆(可掺适量界面剂)或铺一层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④混凝土应细致捣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2)后浇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