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总学时数:72 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地图学》课程是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测绘、地理教育、土地资源规划与管理、旅游资源规划与管理等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由于《地图学》课程具有多学科集成、渗透性强、应用范围广、理论与技术并重等特点,自然形成了地图学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不可替代与不可忽视的地位。地图学课程作为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的“中坚力量”,以自然地理、测量学课程为基础,通过地图学课程,培养学生地理现象抽象、空间认知与思维、地图表达的能力,为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地图学精品课程的建设,对整个学科课程体系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课程总学时为 72 学时,由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两部分组成。理论教学主要内容包括:地图及地图学的基本概念、地图投影、地图数据源、地图符号与地图设计、地图综合、普通地图、专题地图、电子地图的理论与方法,并掌握常用地图制图软件以及电子地图软件平台的操作,为后续其它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二、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第一章地图的基本知识一、地图概念地图基本特性、地图定义、地图内容:数学要素、地理要素、辅助要素。二、地图分类地图按内容分类、地图按制图区域分类、地图按比例尺分类、地图按用途分类、地图按使用方式分类、地图按其它标志分类。三、地图功能与应用地图认知功能、地图模拟功能、地图信息载负功能、地图信息传输功能,经济建设、科学研究、国防建设、政治活动、文化教育、日常生活。四、地图成图方法简介实测成图法、编绘成图法、计算机地图制图成图法、遥感资料成图法。五、地图分幅编号矩形分幅、梯形分幅、地图编号方法。第二章地图学一、地图学的概念地图学的现代特征;地图学的定义:传统地图学、现代地图学。二、地图学的学科体系学科名称的变化、学科体系的构成,包括学科体系的整体性、学科体系的层次性、学科体系的关联性和学科体系的开放性。三、地图学中主要学科的研究内容理论地图学、地图制图学、应用地图学。四、地图学同其它学科的联系五、地图学简史地图起源、原始地图应用、古代地图应用、近代实测地图应用、现代地图的成长与应用。六、地图学的发展趋势地图学理论的发展、地图制图技术的发展、地图应用与社会化服务的发展。第三章地图数学基础一、地图投影的基本概念地图投影的概念、地图投影基本方法、地图投影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