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2、了解先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3、背诵并默写全文能力目标1、重视诵读,提高朗读和背诵能力,力求读得好,诵得快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提高诵读能力3、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二)、德育目标《大道之行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要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激发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教育学生为人类造福,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二、教学重点1、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力求当堂成诵2、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三、教学难点1、联系《桃花源记》,引导学生思考两篇文章中所描绘社会,有无相似之处?2、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孔子的社会理想实现了吗?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不是大同社会”这个问题四、教学方法1、朗读法这是名篇,以前的中学生差不多能背诵如流,今天的中学生也必须读得烂熟,才能较好领悟我们先人所追求的这个理想社会的实质,并感知这段文字的美好课堂上有琅琅书声,才能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关于文意的理解,可让学生自主阅读,讨论交流完成对于与《桃花源记》的比较阅读,教师可稍作点拨引导学生讨论,生生互动;教师点拨,师生互动,这样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3、探究创新法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题目供学生思考探究,鼓励他们敢于异想天开,并为自己的奇思妙想而努力学习五、教具准备多媒体、 CAI 课件、示范朗读磁带六、课时安排11课时七、教学过程教学要点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理清文章整体思路,指导学生诵读;探究性思维训练,促进学生内化课文内容,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全班同学齐背《桃花源记》后,教师引导:那个美、乐、奇的世界大家还记得吧,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大道之行也》,也给我们呈现了一个理想社会,不妨让我们一同去感受感受(板书文题)(二)、朗读课文,粗知文意1、教师播放朗读磁带或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2、学生大声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粗知文意如有疑难,小组自行解答教师提示需重点掌握的词语:选贤与能(“与”通“举”,选拔音 jǔ)矜、寡、孤、独、废疾者(“矜”通“鳏”,指老而无妻的人音 guān)男有分(fèn 职分,文中指职业、职守)货恶其弃于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