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艺术诞生100 多年前的18 世纪末期,意大利戏剧家卡洛"柯齐查阅了大量古代戏剧作品,得出结论:世界上的一切戏剧剧情,都可以归纳为36 种模式。遗憾的是,他没有一一指出这 36 种剧情模式。20 世纪初期,法国戏剧家乔治"普罗第又作了一次有益的尝试,他研究了1200 余部古今戏剧作品,找到并列出了36 种剧情模式。乔治"普罗第的36 种剧情模式与卡洛"柯齐所说的36 剧情模式显然有不尽相同之处,但他依然自信地认为,古今所有的戏剧剧情都不会超出这 36 种模式。近一个世纪过去了,普罗第由戏剧作品归纳出来的36 种剧情模式,依旧在西方广为流传,特别是在美国电影界,被认为是电影编剧的必读教材。在中国,早在20 世纪上半叶,洪深先生就向国人翻译介绍了,并在其一系列电影剧本创作中予以实践。普罗第由戏剧作品总结出来的的36 种剧情模式,在今天的电影剧作创作中究竟还有没有实用性?36 种剧情模式是否像某些西方专业人士吹嘘的如此神奇?它能否涵盖当代剧情电影的全部?电影片目选择据说普罗第的36 种剧情模式是由 1200 部戏剧作品研究得出,本文也有意在此精选了1916 年至 2002 年间的120 部经典电影作为研究对象。为了尽可能不带主观色彩,显示选片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文中选用了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3 年出版的《通向电影的圣殿——北京电影学院影片分析课教材》一书列举的,1916 年 至 1988 年100 部经典影片。这 100 部影片,是当年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 10 位教师从浩如烟海的电影篇目中精心挑选而出,推荐给电影学院的莘莘学子们的必读影片。为了反映世界电影的最新面貌,文中又选取了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的在国际、国内电影节中获奖的20 部影片作为研究对象,详细探讨这 120 部世界经典影片对 36 种剧情模式的继承与突破。这 120 部影片中,有美国影片35 部,欧洲影片49 部,中国影片21 部,三者相加共计 105 部。此外还有日本影片8 部,其它国家影片7 部。戏剧剧情模式与电影剧情模式早在古希腊时代,就有学者在为艺术、叙事以及情节做着分类学的研究。亚里士多德曾将戏剧分为简单悲剧、简单喜剧、复杂悲剧、复杂喜剧四种基本类型。对于将情节看作悲剧第一要素的亚里士多德来说,这无疑是人类对剧情模式的第一次分类。此后,歌德根据题材将剧情分为爱情、复仇等 7种类型;席勒也试图做出自己的分类;柯齐和普罗第根据人物的情感和作品的情境分别将剧情分为36 种模式;L"赫尔曼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