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手术体位的摆放及并发症的预防余丽丽引言因手术的需要患者常需采取不同的体位,手术时由于对病人实施了麻醉,病人全部或部分知觉已消失,肌肉松弛,保护性反射作用大部分已消失或减弱,基本失去自主调节能力。如果体位安置不合理,不仅影响麻醉安全、影响手术操作,而且易导致病人的肢体过度牵拉、受压,造成血管、神经损伤或压疮形成,甚至影响病人的呼吸、循环功能,影响手术病人的安全,因此正确安置手术体位不仅有利于术野的暴露,便于医生操作,更预防因体位安置不当而造成并发症的发生。作为一名手术室护士必须掌握各种手术体位的摆放,降低因体位安置不当给病人和手术室护士带来的风险。手术体位的概念手术体位是指患者术中的卧位,是根据手术部位及手术方式决定的。包括患者的体位、体位垫(架)的正确使用、手术床的操纵。正确的手术体位,可获得良好的术野显露(尤其是深部手术),防止神经、肢体等意外损伤的发生,缩短手术时间;反之,则可造成手术操作困难,可能导致重要器官的损伤、大出血或严重后果。手术体位由巡回护士、手术医生和麻醉医生共同参与摆放体位安置原则患者安全舒适充分暴露术野呼吸循环通畅保护神经肌肉管道固定牢固尊重患者隐私。手术常用体位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截石位坐位病人准备术前访视查看病例,了解病情,与病人进行有效沟通,做好心理护理。了解病人肢体活动情况及皮肤情况。对年老体弱、长期卧床、危重、疑难手术等情况要进行评估。填写相关评估签字单,并同病人及其家属做好解释。术前加强与手术医生的沟通,术中在不影响手术操作的前提下,给病人活动肢体,以避免长期受压而导致的一系列不良后果。物品准备凝胶垫凝胶垫采用一种配方独特的硅胶,具有良好的柔韧性、抗压性和生物学特征,其质地类似病人的皮肤和组织,可根据体位的需要制作出不同规格的、能有效预防压疮的保护垫。使用时,可使病人的体重均匀的分配到硅胶上,而不会使其压至极限状态。凝胶垫能通过X线透视,无导电性、不易燃烧。凝胶垫仰卧位包括水平仰卧位、垂头仰卧位、侧头仰卧位、上肢外展仰卧位仰卧位应用范围一般仰卧位:适用于头面部、胸、腹部、四肢等手术。垂头仰卧位:适用于甲状腺、颈椎前路、腭裂修补、全麻扁桃体摘除、气管异物、食管异物等手术。头低脚高位:适用于子宫、附件、直肠癌根治术等手术。人字仰卧位:适用于腹腔镜结肠癌等手术。一般仰卧位1、双手至搁手板上,外展小于90°,避免损伤臂丛神经,远端关节高于近端关节。或双臂平放用中单固定,防止接触床面金属,防止术中电灼伤。2、头部垫高3–5㎝保持前屈,有利于放松颈部肌肉和静脉回流。3、头颈部手术时,应使手术台头高脚低15°–30°。4、腰背部应垫一3㎝厚的软垫,避免术后腰痛。5、腘窝下放一膝枕,维持正常生理弯曲,保持功能位置。6、约手带、约脚带松紧适宜,要求插入一手掌为宜。7、放置麻醉屏风架,距患者下颌约40–60㎝距离。垂头仰卧位1.麻醉前将病人头发包好,头下垫一凝胶头圈。2.双肩下横垫一软枕,使头部后仰15˚~30˚,暴露颈部。3.颈下垫一长圆柱形小软枕,以保持舒适。4.双臂平放用中单固定,防止接触床面金属,防止术中电灼伤。5.膝下垫一软枕,膝关节用固定带固定。6.托盘架平患者颌下,嘱医生术中勿压托盘,防止压伤患者面部。胸部侧卧位:适用于肺、食管、侧胸壁、侧腰部等手术肾脏侧卧位:适用于肾脏手术,肾切除术,输尿管取石术等髋部侧卧位:适用于髋臼骨折合并髋关节后脱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股方肌骨瓣转位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股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股骨肿瘤、股骨颈骨折或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和股骨上端接骨术等。侧卧位胸部侧卧位•1.患者健侧卧90度,双手臂向前伸展于双层托手架上。•2.腋下垫一腋垫,距腋窝约10cm,防止上臂受压损伤腋神经,约束带固定双上肢,头下枕一约20cm高的枕垫,使上臂三角肌群留有空隙,防止三角肌受压。•3.上侧下肢伸直,下侧下肢屈曲,有利于固定和放松腿部,两腿之间放一大软垫,保护膝及骨突处。•4.约束带固定髋部。•5.两侧各上一个侧挡板,挡板与患者之间各置一个小体位垫,缓冲挡板对对患者身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