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抗挫能力篇一:据一项小学生耐挫能力现状:“同学们的苦恼与困难 ”调查,结果如下:有 41.9%的同学表现在学习中有苦恼:担心学习成绩、苦于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时间紧任务重;有 24.5%的同学表现在同伴交往中有苦恼:人际关系紧张、麻烦多、不会交往、孤单、被同学议论、传言;有 19.6%的同学反映与父母相处有苦恼:报怨父母管得太多、自己的意见得不到尊重、自己的隐私被侵犯;19%的同学则在对自我形象或自身变化的认识中有苦恼;4.3%的同学因为身体不适或疾病而烦恼,当然也有因为家庭关系和师生关系而烦恼的。通过这些事实,让我们深刻的意识到开展挫折教育的迫切性,挫折教育是一把双韧剑,掌握的好,挫折能让强者收获成功,掌握的不好,挫折让弱者无法自拔。我们所应该做的就是适时的向我们的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小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设置适量适度的困难处境,磨炼学生的意志;在孩子退缩时给予鼓励,并引导其正视挫折;设置交往情境,给学生创设宣泄交流的空间;提高学生对抗挫折的能力等,这都是提高小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对策。通过挫折教育来增强抗挫折能力,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两千多年前孟夫子就写过:“天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增益其所不能。”孟老夫子的这一名句之所以千古传诵,就是因为它揭示了人才成长的规律:经受过大的挫折磨难的人才会有大的作为。我认为可以采用如下的方法进行。一、“感”:即感动,感染,利用榜样的力量进行耐挫折教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儿童往往会在具体榜样形象的感染下,加深挫折的认识,激发上进热情。如通过班队课讲述名人故事:你看,“爱迪生抗挫折能力真强,在失败五千多次后,终于发明出钨丝灯泡!”,“居里夫人也不甘示弱,在经历上万次失败后,提炼出了一克镭。”等等通过这些名人事迹感染学生。二、 “爱”:挫折教育并不排斥人文关怀。我们往往会认为优秀学生所犯的错误是合情合理的,对一些后进生,所犯错误觉得是不可饶恕的,同样是一件错事,受到两种不同的待遇。对待一些后进生,也许你让它取得好成绩已无望,也许你能从他身上找到 100 个不喜欢它的理由,也许你已教育了百遍,千遍,但明天他的坏习惯,毛病依然存在。我想,我们还不能放弃,或许并不是他不可教也,而是我们没有找到正确的教育方式。要用自己的大爱来接纳他们,及时发现其优点而鼓励之,哪怕是一个鼓励的眼神,也会让学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