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广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总结VIP免费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广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总结_第1页
1/141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广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总结_第2页
2/141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广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总结_第3页
3/141
第一章广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第一章广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一、广播电视与人类传播史的革命二、声音广播的发明与早期发展三、电视广播的发明与发展四、广播电视的主要技术标准第一节广播电视与人类传播史的革命第一节广播电视与人类传播史的革命广播电视的学术定义通过无线电波、线缆系统(包括电缆、光纤及将来可能发展的其他传输介质)向广大地区或一定区域有规律的传输含有节目内容的视频、音频信号,上述机构、传输的内容以及传播过程本身,可统称为广播系统(broadcast)。广播的类别划分1.按传播信号划分广播(Radio):只传输音频信号的,称为声音广播或电台广播,简称广播。电视(Television):同时传输音频及视频信号的,称为电视广播,简称电视。2.按覆盖范围划分地方广播、全国广播、国际广播。3.按传输方式划分无线广播/开路广播:通过无线电微波开放式传送。有线广播/闭路广播:通过电缆或导线封闭式传播。卫星广播电视:通过人造地球卫星作为转发站传送信号。网上广播:通过因特网传送信号的广播。4.按技术标准划分模拟广播、数字广播传统大众传播媒介对比媒介名称媒介类别物质基础信息载体发行方式报刊书籍纸质媒介印刷设备纸张报社自发邮发合一电影视听媒介感光设备胶片数字硬盘院线放映广播电视电子媒介电子摄录设备无线电波导缆无需特别发行渠道语言的形成与使用文字的创制与运用印刷术的发明无线电传播的发明与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一、人类传播史的五次“革命”传播方式产生时间传播方式的优点传播方式的缺点语言传播50000至100000年以前自由灵活互动感强烈传受双方受时空限制文字传播公元前100年传播效率提高表意抽象缺乏互动印刷传播公元8世纪降低传播成本提升传播效率对受众阅读理解能力要求较高传受不能同时进行无线电传播1844年信息容量大传播效率提高单向传播方式限制了传授双方的沟通与互动网络传播1969年信息容量大互动性参与性强信息可信度下降几乎全世界所有的国家都开办了广播电视机构电视机也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普及广播电视已成为家庭不可或缺的信息工具之一二、广播电视:当代重要的大众传媒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汇报提纲本次会议的最大亮点,是为实现确定的目标,提出了实行“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事业建设方针及与之配套的技术政策等一系列改革措施。这次会议对广播电视的改革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广播电视则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边界,提供了点对面的传者和受众之间传播可能性广播电视还能给人更为身临其境的体验与感受广播电视已成为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要的生活情状、思维框架和文化景观三、广播电视改变信息接收方式及结果丹麦奥斯特英国法拉第苏格兰麦克斯韦德国赫兹丹麦奥斯特英国法拉第苏格兰麦克斯韦德国赫兹声音广播的发明与早期发展费森登李·德福雷斯特第三节电视广播的发明与发展第三节电视广播的发明与发展“尼普科夫圆盘”机械性无线电图像扫描盘——“电视之父”——约翰·贝尔德最早传播的电视图像彩色电视的制式标准NTSC制(NationaltelevisionSystemCommittee)即正交平衡调幅制,也称恩制。技术标准:每秒29.97帧,电视扫描线为525线,分辨率为720×486,24比特的色彩位深,画面的宽高比为4:3。NTSC电视标准用于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中国的台湾等国家和地区。PAL制(PhaseAlterationLine)即逐行倒相正交平衡调幅制,也称帕尔制。技术标准:每秒25帧,电视扫描线为625线,分辨率为720×576,24比特的色彩位深,画面的宽高比为4:3。PAL电视标准用德国、英国、新加坡、澳大利亚以及我国内地、香港、澳门。SECAM制(SequentialColorwithMemory)即顺序传送和彩色存储,也称色康制。技术标准:每秒25帧,电视扫描线625行,分辨率为720×576,画面的宽高比为4:3。主要用于如法国、俄罗斯。第二章中国(大陆)广播电视的发展中国(大陆)广播电视的发展第一节民国时期广播事业的发展民国时期广播电台的发轫-1923年1月23日,“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正式开始播音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1928年8月1日,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开播-全称“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广播无线电...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广播电视发明与技术基础总结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